孩子叛逆不聽話打腳后果非常嚴重,很多父母可能為此感到非常的懊悔。
孩子在2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會開始與大人進行溝通,一些簡單的問題也都會自己去解決。可是孩子到了2歲之后,他們的自我意識就會變得強烈起來,他們不想再對大人言聽計從,所以會經常和父母唱反調,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不聽話”。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父母抱怨:“這孩子不聽話,說了他也不聽”、“打了他也不聽話”,其實孩子的這些表現是因為他們進入了“第一反抗期”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也就是“寶寶叛逆期”
,這個時候的孩子自我意識剛剛萌發,所以表現出來的樣子就是不聽話、不配合,有時候就算是爸爸媽媽媽說什么,他們都會表現的很不耐煩,這也讓父母很頭疼,如果孩子不聽話,那么父母應該怎么辦呢?
01
叛逆期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而且是普遍現象,那么作為父母就要有心理準備,要有應對的方法,要知道孩子為什么不聽話?
一、引起孩子的注意
我們都知道,孩子們的行為總是讓人覺得有趣,尤其是那些喜歡扔東西的小孩子,他們的玩具放在家里非常的常見,如果孩子扔東西的話,他們就會找不到東西,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找不到東西,而玩具也是一樣的,扔在家里不會被發現,所以說孩子扔東西的原因也是一樣的,當他們想要扔東西的時候,那么他們就會找不到東西,而扔在地上的東西也不會被發現,所以孩子就不會有這樣的行為了,所以作為父母要善于觀察孩子的這一行為,在孩子扔東西之前一定要注意一下,不要直接用強硬的方法就把孩子的這個東西扔了,這樣子家長的教育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喜歡扔東西,讓孩子的行為越來越過分。
3. 破壞行為的發生
有的時候孩子的一些行為確實會引起家長的注意,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及時的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讓孩子不要傷害到自己,也不要把東西弄壞,所以要學會給孩子規定一個合理的玩的時間,在孩子總是想玩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這種行為越來越過分了,所以這個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規定一個玩的時間,當孩子達到一定的時就會把玩具收拾好,孩子每一次都能夠主動的去收拾好,同時也會很好的去改正,父母一定要把握住,不要讓孩子養成這種壞習慣。
4. 不要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
現在的很多父母都比較喜歡讓孩子去玩,當孩子長大以后就會發現自己的玩具放在哪里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會給孩子買一些玩具,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看到自己的父母很喜歡在玩具堆著玩耍,這會讓他們覺得很羨慕父母,所以孩子就會對玩具產生依賴感,而這個時候父母可以適當的去滿足孩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但是父母千萬不要讓孩子養成亂丟玩具的習慣,更加不要去逼迫孩子去學習。
我是小雪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于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