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青少年心理健康數(shù)據(jù)近年來愈發(fā)明顯。作為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和世界精神病學合作單位,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市第四人民醫(yī)院)精神科近期接診的患者中,因為心理健康問題來求助的比例明顯更高,其中以初中生為主。
紅星新聞記者在杭城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室看到了這個孩子。這個孩子在家待了3個月,從之前的“活潑開朗、愛運動”變?yōu)槿缃竦摹俺聊蜒浴W習抱著很大的期待、容易生氣、拒絕上學”。
“這是典型的‘選擇性失憶’,學習成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在課堂上發(fā)呆、睡覺、和同學講話、不聽講,成績下降,也會覺得生活沒意思。”這位初三男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據(jù)專家介紹,像小李這種厭學的學生并不是個例,而是很多學生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上課走神、開小差、喜歡和同桌聊天、打瞌睡、做作業(yè)拖拉、成績下降,成為了不少學生的噩夢。“看著別人都去補課了,我卻什么也沒做,連自己以前最喜歡的那個科目也沒興趣了。”
“其實,對于當下的學生而言,努力學習是最重要的任務,但是很多學生卻在盲目努力之下,很容易逐漸失去信心,導致成績不斷下降。”作為家長,首先應該幫助孩子找到成績下降的原因,從學習中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從而解決問題。
“學生之所以出現(xiàn)成績下降的現(xiàn)象,肯定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學習方法。”劉同學的爸爸很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方法,在孩子上小學之前,他就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個復習計劃,引導孩子自己梳理各個科目的知識體系,讓孩子在寫作業(yè)的時候,知道如何下手,并且清楚地將每一個知識點都做對以后, 鞏固知識點。
其實這樣的做法是很有效的,老師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和家長溝通,共同努力,才是最好的方式。
02
“陪伴式”
沒有了陪伴,不知道如何陪伴
有人說,好的陪伴是給孩子愛和鼓勵,讓孩子不斷進步。但事實上,沒有陪伴,沒有交流,沒有做游戲,也會把孩子推向手機,無法自拔。
比如,陪伴式、一起看書、看電影、旅游,做一個有趣的事情,例如親子共讀一本好書,鼓勵孩子去記錄和感受父母的陪伴的美好時光。
另外,還可以一起帶著孩子一起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去博物館、看電影,參觀博物館等等。
在陪伴的過程中,也可以增加親子間的互動,比如,一起做手工、畫畫、玩玩具、散步、運動等,不僅增進親子關系,也能夠促進孩子的發(fā)育。
還可以陪孩子讀一讀繪本,或者陪孩子搭積木,或者帶孩子出去旅游,讓孩子發(fā)現(xiàn)更廣闊的世界。
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多帶孩子旅游,多和孩子走一走,親近大自然,幫助孩子釋放心中的壓力,也能有效地減少他們沉迷于手機的可能性。
作者認為,
趁著假期的后半段時光,家長不妨陪孩子多出去走走,不僅能夠快速地減少他們對手機的依賴,還能讓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樂趣。
【文/貝貝豆豆育兒】,一個3歲寶寶的媽媽,有育兒方面的困惑和煩惱,歡迎留言、評論,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育兒知識和經(jīng)驗能夠給你們有效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