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焦慮的孩子
沒有大人在身邊,沒有大人想讓他們心無旁騖,沒有老師的監督,沒有考試的壓力,能避免厭學、逃學,卻不會,結果更加苦了我們的孩子。高考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場與父母、老師的、彼此關聯的戰爭,且遙遙無期。
每年高考結束,總會有一部分孩子,在這個節點徘徊,輾轉不絕,離我們遠了之后才知道,這些考生能走到最后,除了少數能出人頭地以外,剩下的絕大多數,不過是歸于平凡。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因此,父母不要因為高考結束,就不重視孩子的教育,不管孩子的成績如何,一定要把控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影響到自己,更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而逼著孩子做出改變。
03 緩解孩子的壓力,讓他更快樂
高考結束后,面對孩子的成績,很多父母會問:“我們是不是給了孩子更多的壓力?”
其實,父母的過高期待,往往是導致孩子心理壓力過大的源頭。
孩子在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考試,如果不能從容不迫地應對,很容易導致成績不穩定,不利于今后的發展。
而這種心理壓力,其實來自于父母,但也是很多父母容易忽略的。
在考前,家長的態度和態度與孩子的狀態息息相關。
如果家長一味地將孩子的成績當成“面子”,過于重視孩子的成績,就容易讓孩子壓力過大,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因此,有的父母在臨考前的一個月,會給孩子們專門買一套非常實用的備考工具,讓孩子們可以隨時隨地備考。
以下這些工具,可供孩子們使用:
√ 貼合孩子的心理健康,如飲食、睡眠、飲食、娛樂等
√ 孩子的復習習慣,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作息規律,避免每天都在熬夜到凌晨一兩點
√ 寫作業時使用督促、監督的方式,督促孩子及時完成作業,不給孩子增加學習壓力
√ 隨時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學習的問題,適當給孩子提供一些獎勵,保持良好的作息,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 調整學習的情緒,不要讓孩子產生挫敗感
很多家長在孩子高三沖刺階段,經常會因為孩子的某一次考試成績下降而引發情緒波動。每當看到孩子這樣,家長心里也很難受,畢竟,這個階段已經是最后的時候,孩子已經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個時候,家長就不要再給孩子增加學習的壓力了。多和孩子進行交流溝通交流,讓孩子明白高考的重要性,努力學習讓自己的人生布滿光芒。
今日話題:你們對高考結束后,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單,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