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在孩子就不聽話,爸爸上班就得照顧。
(圖源網(wǎng)絡)
這真的是一個“媽媽不在”的案例,不聽話、成績不好、惹是生非,都是在考驗大人的育兒智慧。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但一個看似“不聽話”的孩子,是在挑戰(zhàn)我們的育兒智慧,讓我們從這三步著手。
01 了解孩子成長規(guī)律
“孩子們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會形成自己的想法,對很多事情有自己的思考。”
這句話,是許多家長都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和特點都十分了解的。
因為孩子在一歲半-三歲之間,他們就像個小大人,有自己的思想,還有自己的想法,不想受到家長的控制,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到了這個階段,就應該讓孩子聽話。
然而,事實上,孩子的成長和想法是不完全一樣的。孩子的成長是動態(tài)的,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應該是隨著孩子成長而變化的。
對于兩三歲的孩子來說,“可怕”的事情并不存在,家長應該學習正確的教育方法,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三、家長應該學習正確的育兒方法
1.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很多家長在工作中是忙碌的,即使有時候想要休息,但是為了孩子還是堅持。
孩子小時候的一些事情,都是需要家長在身邊陪著他們的。這也是讓孩子明白,家長是可以隨時待命的,家長的陪伴和包容就是孩子成長的最大底氣。
家長平時應該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避免出現(xiàn)以下情況:
·給孩子灌輸消極的想法
有的家長總是對孩子不滿意,總是對孩子總是充滿了批評,并且總是認為孩子沒有進步。這就會導致孩子覺得父母太過于嚴格,總是給孩子施加壓力,從而會產(chǎn)生抗拒心理。
因此,家長應該盡可能地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多帶孩子進行室外運動,在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鮮空氣,釋放壓力。
·家長要以身作則
不管是什么樣的人,如果家長經(jīng)常玩手機,那么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對手機有過高的要求。所以,想要孩子不沉迷于手機,首先家長就要從自身做起。
如果家長沒有時間去陪伴孩子,那么就應該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些能夠讓孩子接觸到手機的機會。
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長會陪伴孩子一起玩手機,那么孩子對手機的需求就會降低,進而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
在玩手機這件事上,家長要注意,在孩子面前,盡量少玩手機,如果孩子在身邊,盡量不要玩手機。不要把手機放在孩子的身邊,這樣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媽會一直陪著自己,會一直陪著自己。
在和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家長要減少看手機的次數(shù)。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家長的行為一旦形成,孩子會喜歡上手機。孩子們認為手機好玩,可能會通過手機,了解到,家長在玩手機。因此家長要減少玩手機的頻率,陪孩子多互動,陪孩子鍛煉,而不是玩手機,否則會讓孩子認為,只有玩手機才是有趣的事情。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平時孩子玩得比較多的時候,孩子們喜歡外面世界,這時家長可以帶孩子多去逛逛公園,走進大自然,開闊眼界,孩子還可以多看一些書本,多看些歷史書籍。家長不要總是把孩子關在家里,讓他們到處奔跑,孩子應該在室外可以瘋玩,也可以在家里跑,所以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呼吸呼吸呼吸新鮮空氣,聽音樂,玩耍,都是釋放孩子的精力的好方法。
小編建議:
家長可以適當?shù)刈尯⒆营氉匀シ块g里寫作業(yè),或者是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去戶外玩耍。當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家長可以在一旁看書,看電視,或者和孩子一起玩游戲,既可以培養(yǎng)親子感情,也可以讓孩子享受到戶外活動的樂趣。
當孩子的內(nèi)心充滿樂趣的時候,就會減少玩手機的頻率,對手機的需求也就會大大降低。
其次,家長要做好榜樣,以身作則
家長的行為對于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如果家長喜歡玩手機,那么孩子也會對手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