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班不聽話孩子要勸退嗎?
有一個爸爸媽媽和我們分享了他的故事:
以前的小朋友喜歡調皮搗蛋,但是他們是樂于助人。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次去他們家做客,那個小朋友家很規矩,不會亂扔玩具,而且他還主動幫忙整理餐桌。
小朋友家的孩子平時非常勤快,因為爸爸媽媽和他都知道,他這個小孩子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去幫助大家。
但是他每次都不肯去,說口渴、餓了、尿了等。
這時候爸爸媽媽勸他,他們都不聽。
而那個小朋友因為他的不聽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直沒有太多理由勸他,于是,小朋友和這個小朋友打架了,爸爸媽媽聽到孩子的理由,非常生氣,而且非常嚴肅的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偏向于溺愛,這樣不好,那樣不對。
小孩子在家里,很喜歡給爸爸媽媽們洗澡,但是一出門,他們還是不愿意洗澡。
這位爸爸為此感到很困惑,為什么孩子從小聽話乖巧,但是到了青春期,開始漸漸變得非常叛逆。
爸爸媽媽究竟應該怎么做呢?
01
孩子不聽話,多半是因為“叛逆”
在心理學家眼里,孩子們只是反叛的發起獨立的行為,但實際上,這種叛逆只是一種自我防御的防御,他們不會真正地做出什么行為。
因為對于很多父母來說,都有一種無法抗拒的孤獨感,希望孩子們能順利度過這一時期。
孩子與父母出現分歧,是正常現象。
因為在孩子看來,父母的話語就是對自己的否定,是對自己能力的否定。
如果孩子處于這種狀態中,就說明孩子的自我價值處于一種斷崖式的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會認為孩子不聽話,變得叛逆,和自己的關系也會越來越差。
所以,當家長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與其指責孩子,不如和孩子站在一邊,幫助孩子一起調整。
首先讓孩子告訴父母,他們為什么不聽話,而不是父母拿自己的道理來說事。
其次,幫助孩子化解負面情緒。
當孩子對父母產生負面情緒時,父母的態度往往會導致孩子產生很多負面情緒。
如果父母能夠在孩子不聽話時,學會去看到孩子的情緒,學會讓孩子在情緒中思考,學會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孩子的負面情緒會隨著汗水的蒸發慢慢消退。
第三,幫助孩子正視自己的需求。
父母要教會孩子看到自己的需求,看到需求背后的需求,并且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把憤怒的情緒表達出來,不被情緒所綁架,不成為情緒的俘虜。
第四,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父母可以從孩子的問題上引導孩子去聯想,讓孩子從一些實際的事情中去思考,比如說生氣的時候應該如何處理。
當然,作為父母的我們也不可能每時每刻都能夠代替孩子去面對自己的情緒,但是父母也需要學會去把話說到孩子的內心,讓孩子知道他們也同樣在乎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讓情緒綁架孩子,讓情緒綁架孩子。
父母只有學會了解孩子的感受,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以免他們陷入情緒的困境中,變成一個不懂得如何去傾聽自己內心的孩子,也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孩子的沖動,以及他們在情感上面也學會了怎樣去表達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