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說到“孩子不聽話”,我們就不得不提到“自然教育”。
而隨著兒童成長,孩子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他們強烈需要父母的尊重,需要父母與自己平等對話。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其中,“自然教育”是要尊重孩子,在“自然”的基礎上,家長還要做到“同理心”。
1、 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
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思想,而孩子的思想也很重要,孩子不成熟,無法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思想,父母如果一味地給孩子施加學習上的壓力,會讓孩子產生抵觸心理。
而“自然教育”是能夠給孩子自由,也能夠給孩子留出自主權,同時也能夠給孩子對世界的選擇,尊重。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誤,如果家長再強加給孩子太多的人生規劃,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
但是,給孩子自由不是讓孩子去做選擇,父母不插手孩子的選擇,讓孩子自己去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
2、 尊重孩子,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紀伯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并不屬于你。你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替代他們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他們的身體,卻不能庇護他們的靈魂。”
看到過一個這樣的新聞:
前幾天,在安徽蕪湖一個單親媽媽帶孩子外出旅游時,看到有一個小男孩哭著向媽媽要手機。媽媽說:“你是在玩手機,不是在看電視。”孩子不聽,于是媽媽和孩子發生了爭吵。結果,孩子的哭聲免疫力倒退,完全不能看到媽媽,還能看出媽媽不在身邊。最終孩子把手機遠遠拋在了一邊。
在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媽媽帶孩子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孩子想要玩手機,媽媽把手機給他,孩子拿走了手機,哭聲從窗戶深處流了出去。媽媽都沒辦法,只能嘆氣,又把手機給孩子了。
我們知道,手機之所以會讓人上癮,是因為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比手機,讓人上癮。大人都抵抗不了手機,何況是孩子呢?如果父母在家里就不給孩子設置密碼,那么在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孩子也不會去限制他,他會一直在玩,直到玩到自己為止。
手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就像手機是“人體的休息時間”一樣,家長可以借給孩子一個“休息”的時間,可以讓孩子玩玩手機,或者孩子從手機里面得到自己想要的。在時間面前,和孩子探討,哪些地方可以玩,哪些地方不能玩,玩多久,看什么,制定一個合適的時間,把孩子的注意力由手機從手機收回來。在時間長了以后,孩子就會慢慢知道,不是手機比自己更重要,自己可以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同時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鼓勵孩子參加各種活動,
鍛煉孩子的身體,開拓視野。當孩子愛上了體育運動以后,就不會對手機那么依賴,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
3. 讓孩子知道手機的正確用途
孩子玩手機容易上癮,因為手機上有各種各樣的游戲,也許很多人都在玩,但是游戲的吸引力真的很大,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現實世界的樂趣,而且孩子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還能讓孩子增長知識,打開了孩子的視野,讓孩子能夠懂得更多的知識,從而明白應該怎么去正確使用手機,而不是沉迷在手機游戲當中。
三、家長要以身作則
其實想要讓孩子不沉迷手機,最好的辦法就是家長要以身作則,
如果家長都無法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欲望,那么孩子也會有樣學樣,覺得手機好玩,這就是最好的辦法。
如果家長都不能以身作則,那么孩子也很難把控自己,很可能做出一些錯誤的選擇。
四、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愛上學習?
想要讓孩子放下手機,首先家長就要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機。
有些家長為了可以讓孩子安靜下來,不打擾自己,所以給孩子手機都放不下,或者是直接給孩子提供其他的娛樂設備。
但這樣的做法真的好嗎?其實孩子只是娛樂的時候,腦子里正在建立起新的學習系統,孩子和家長都沒有起到好的效果。
家長應該和孩子約定好每天玩手機的時間,要監督孩子按時完成作業,讓孩子主動地去鉆研學習。
如果孩子因為玩手機而影響了學習,那么這時候就要讓孩子遠離手機,和家長一起去看書學習。
所以家長可以先引導孩子自己去看書學習,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學習之前,要讓孩子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比如運動,閱讀,做家務等,這些都可以避免孩子在玩手機的過程中,受到不良影響。
如何30天幫孩子戒除網癮,建立界限,改善叛逆厭學,不上學等問題,歡迎大家關注與私信我們領取方案,一起討論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