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孩子不聽話該怎么辦
十 孩子老是想跟家長唱反調
六歲的鵬鵬這個孩子兩歲半了,經常跟媽媽對著干,吃飯也要奶奶喂,穿鞋也要奶奶拎,玩耍也要父母幫忙。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他最近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可以自己玩,而且不能自己玩,因為別人玩玩具的時候不可以動。
看著別的小朋友玩的那么開心,他不知道該怎么跟媽媽玩,就會出現情緒行為。
影響學習:
本來很乖的孩子,突然之間變成了調皮搗蛋的熊孩子。
脾氣暴躁:
比如媽媽說不給買玩具,他就會開始發脾氣,說“不給買了,媽媽不愛你了”。
不給買玩具就開始哭鬧,看電視就直接摔東西,完全把媽媽給“套”了。
行為習慣:
你早上出門的時候沒發現,拿著東西的時候可能隨手一扔,導致家里被弄得一團糟。
愛發脾氣:
你見過樓下小朋友發脾氣,在小區里鬧脾氣的場景嗎?
我記得上期的時候,我在小區里玩,碰見幾個孩子在一旁玩手機,孩子家長就在一旁吵起來,聲音大的真是撕心裂肺。
不過,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一直忍著,反正就是忍,直到孩子哭完了,自己也就好了。
這種無意識的反應,讓我開始反思自己。
小時候,我也曾是這么跟鄰居家的小孩子一起玩耍,但是因為常年不跟我家小孩子一起玩,我家小孩子一直是個小霸王,甚至開始玩的時候,還在旁邊吐槽說:我家孩子真是太愛發脾氣,只要不高興就會發脾氣。
漸漸地,孩子自己也學會了控制情緒,而我家的小孩子,只要一生氣發脾氣,就會哇哇大哭。
我看到這個場景,不由得讓我想起了童年時的自己,父母說你是怎么樣的人,長大后你就會怎樣怎樣對待你的小孩子。
這也是為什么會有很多家長會跟我說,為什么我的孩子這么不聽話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孩子不聽話是有原因的。
孩子為什么不聽話?
1、 父母不理解孩子
現在的父母都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大的人,所以面對孩子不聽話時,就特別的焦慮,甚至會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
而此時此刻,很多父母根本無法理解孩子的行為,也無法理解孩子的想法,所以在父母看來,孩子的一些行為就代表著不聽話。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就會覺得孩子不聽話。
2、 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
這個階段對于孩子來說,父母對于孩子已經無計可施,因此對孩子的要求就會相對的嚴格。孩子就算是犯了錯也會無條件地包容。所以孩子在犯錯的時候,父母總是會選擇讓步。
3、 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高
父母對孩子過于苛刻,如果孩子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就會受到父母嚴厲的責罵,孩子慢慢地就會感到害怕,因為他不敢犯錯誤,不敢和父母講心里話。
父母對孩子要求過于嚴格,孩子自然就會變得越叛逆,不愿意和父母溝通,長時間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不管父母說什么,都不愿意聽取父母的意見,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時,當他感到害怕時,就會選擇逃離父母的懷抱,遠離父母的懷抱。
4、 父母無法承受孩子的失敗
有時候父母總是會把自己的焦慮帶給孩子,讓孩子變成自己,卻忘記了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父母不能強加給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會形成自己的依賴,而父母無法承擔孩子的全部,就會讓孩子對自己的人生產生恐懼,感到不安。
父母總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但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會漸漸有自己的想法,有些家長覺得讓孩子去做一些他們不愿意做的事情,覺得孩子做的好,孩子就能成長,可是卻忽視了孩子的想法,他們并不會像小時候一樣喜歡和父母頂嘴,只不過他們也不會覺得自己頂嘴是一件好事,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對父母的信任,無法再對父母提出任何的意見,他們會覺得自己說什么都是錯的,和父母也沒有任何關系,但是家長總是忽略了孩子,總是用命令的語氣和孩子交流,家長可以將自己的意見換成商量的口吻去和孩子溝通,可以對孩子的建議提出幫助,但是態度應該是溫和而堅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