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焦慮對孩子的危害
焦慮對孩子的危害
1、心理疾病的危害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經常有焦慮的情緒,而且產生的過程可能很不快樂,當焦慮狀態持續的時間過久,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長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1、當焦慮處于廣泛的壓力狀態時,身體會表現出“急迫、緊張、恐懼、憂慮、擔憂”的狀態,長此以往會導致身體更加的“弱不禁風”,表現在癥狀加重,會感覺身體的其他機能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從而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下降。
2、嚴重的焦慮會導致孩子精神發育遲緩。
很多時候孩子的焦慮癥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重,而這種情況可以通過專業機構加以引導,幫助孩子盡快恢復上學的情緒,比如學校遇到了什么問題,小朋友之間鬧脾氣,沒有關系,父母不知道怎么處理,慢慢地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狀態,導致孩子出現厭學情緒。
3、父母強制要求孩子學習會讓孩子感受到不公平。
家長強制要求孩子學習會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壓迫感,時間久了之后,孩子對學習沒有任何的興趣,甚至會有抵觸情緒,導致孩子無法高效學習。
4、給孩子制定目標過高,孩子無法達成。
有些家長很喜歡拿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要努力一些,如果自己家的孩子達不到,就會被別人家的孩子比下去,從而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孩子要么一蹶不振,要么厭學逃課,待在家里,逃避學習。
5、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使其失去積極性。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不顧考生的現實的成績和智力的差別,總是要求孩子拿出十分低的分數,孩子考試后,對孩子大加責罵,使孩子喪失對學習的信心,對考試產生厭煩心理。
6、父母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會導致孩子厭學。
在應試教育的不良影響下,一些家長將追求優異的孩子看成了家庭的負擔,他們重視孩子的教育,但卻忽視了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只重視孩子的考試成績,而沒有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讓孩子失去了不少的鍛煉機會,如不做家務,厭食,生病,或者睡眠不足等。
不可否認,在當今社會,家庭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可是,不少家長卻忽視了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總是在孩子學習不理想,不夠努力的情況下,責罵孩子,懲罰孩子,甚至打罵孩子,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方式會嚴重傷害到孩子,令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與家長產生隔閡,形成對立情緒,也就無從談起叛逆的行為了。
筆者曾經就見到過不少這樣的例子,一些家長說孩子青春期非常暴躁,對自己一點也不尊重,這其實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導致的,因為這種情況是極端案例。
他的家長往往也是通過打罵孩子來教育孩子,而這種教育方式的弊端也是非常容易出現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的。因為孩子處在青春期,他們會出現一種自己的想法,在他們的想法還沒有成熟之前,他們是單純的,他們有著自己獨立的思想,他們也不希望家長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只有正確的交流溝通,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然而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叛逆的時候,卻沒有想過如何去尊重孩子。
這種現象并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家長沒有做到正確的引導,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也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孩子的想法,這才是導致孩子叛逆的主要原因。
要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家長首先要從自身出發,才能讓孩子做到真正地感受到被尊重,才能夠去尊重孩子,也才能夠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懂得去尊重孩子,做到適當的引導,讓孩子在正確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順暢。
三、家長要學會鼓勵,和孩子做朋友
要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就要學會鼓勵。
沒有任何一個人喜歡別人對自己說出自己心里話,孩子也是一樣,家長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認可孩子,與孩子做朋友,和孩子做朋友,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總是想著和家長對著干,而是愿意接受家長給予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