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父母如何讓孩子走出焦慮?
作者:藍藍
我接到了一個朋友的咨詢,對方很焦慮,孩子很靦腆,說自己父母比較大條,無論自己怎么努力,成績還是沒有起色。我問了她一個問題:“你是怎么做到的?”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她說:“有時候,一看到孩子成績下滑,我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但是越著急,孩子越不學好,越學不好。”
就像之前網上一位媽媽的分享一樣,媽媽擔心的并不是孩子的成績,而是擔心孩子在學習的同時,會不會有其他的不良嗜好,影響學習成績。
然而,焦慮的情緒背后,實際上是對未知的恐懼,未知的可能性遠遠大于現實,很多父母以為是孩子學習能力不足,所以才會對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其實,孩子的能力可以通過各種因素提高的,比如有沒有進取心、學習方法、學習的決心等。但其實,父母對孩子過高的期望,反而容易讓孩子焦慮。
3、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
孩子學習成績也是家長焦慮的一大原因。所以,孩子一旦孩子成績不好,家長就容易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這樣,孩子的壓力就會變得很大,同時,家長也會變得很焦慮。
孩子總是好好學習,家長就認為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和自己沒有多大的關系,所以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家長會認為是自己的原因。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就覺得孩子是因為貪玩,才導致學習成績不好的。
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不對的。家長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興趣愛好上,不要總想著用成績去衡量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的全面發展就應該是從興趣愛好開始。
這樣的話,孩子就能夠激發出自己的學習興趣,有了自己的學習成績就會變得越來越好,這也是為什么家長會說: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說明孩子的成績不好。
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孩子的學習興趣班不上不下,所以家長應該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在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家長應該多去鼓勵孩子,讓孩子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孩子在學習中獲得了成就感,那么他的學習興趣自然也就會逐漸培養起來。
如果家長能夠做到這一點,那就可以給孩子多買一些適合的學習書籍,增加孩子的閱讀的能力,也能夠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
結語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都是處于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如果家長能夠處理好與孩子之間的關系,那么對孩子的成長也將有巨大的幫助。家長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那么就能夠很好地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良好的影響。那么在孩子的教育中,也會有很多事情做的比較到位,因為這樣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家長可以和孩子做一個約定,什么時間段是該學習的時間段,什么時間段是該玩的時間,都需要有一個計劃。
所以說到了這個階段,家長就可以用合適的方法來讓孩子養成習慣,什么時間段是該學習的時間,什么時間段是該玩的時間,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孩子學會規劃和合理的安排。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自控能力也會得到提升,家長可以先讓孩子制定出一個詳細的學習計劃,然后按照計劃來安排。同時,家長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也一定要做好監督,畢竟計劃是針對孩子的,而不是針對某一個人的。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讓孩子對自己有利,所以家長要學會溝通,適當的做出一些妥協,讓孩子明白如果不聽他的,他的將來可能沒有辦法在社會上立足,這樣孩子才能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