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希望這對于祖國的未來,也會帶來更多的積極影響。
大學生為何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在我們身邊,不少大學生因心理問題導致休學、厭學甚至逃學等,給心理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小。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甚至有的大學生,因為一些原因,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而經常受到同學的歧視。
再加上大家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內心,彼此之間就形成了對立面,自己既沒有能力改變別人,也沒有能力改變自己。
而出現心理問題的人,其實內心都有很多自己的黑洞,
很多人受心理壓力的影響,出現了情緒上的問題。
可是,很多人看不到自己的問題,就像上面那位母親說的一樣,她就是把孩子推給了別人。
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她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解決自己內在的問題。
她只知道,自己的孩子問題,就是她的問題。
所以,她更愿意把所有責任都推給孩子。
這就是一個有效的辦法,你把孩子認為他沒有問題的原因,都歸結到她自己身上,就一定不會認為她是一個失敗者。
而孩子認為她是一個失敗者,她就一定不會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或者一定不會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但是作為父母,我們必須要接受這個現實,然后再去尋找方法。
那么怎樣才能從這個角度出發呢?
要看到孩子的內心,也許就會提出一個解決方案。
“比如說孩子出現了這種情況,他會跟你說,老師,我做不到啊。”或者說,“你看,這個孩子就是這樣做,我看你這樣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而不可能是絕對化的,每個人都是多種多樣的。
如果孩子覺得這種說法不正確,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并且讓他看到你在嘗試、探索,在不斷追求,不斷努力。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接受的是,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而不是只有一個統一的存在。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可能改變這個世界,也不可能給每個人找到自己,因此,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存在。
所以,接納自己是個獨立的生命,找到自己的價值感,并且找到自己的方式。
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對這個世界充滿希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