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三招孩子想不聽話都難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很多家長都會采取一些非常棘手的“打罵”手段。
小林媽媽經常被老師叫到學校去,她經常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罵道:“你看看你,怎么這么不聽話,每次都是不聽話。”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老師說孩子的問題主要是家長的問題,孩子不聽老師的話家長說什么?老師說在家長的教育理念上,家長和老師應該反思一下。
家長的教育理念不正確,也會給孩子的學習成績帶來一定的影響。
家長不能夠隨意亂批評孩子
很多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總是非常主觀。他們甚至認為老師是在袒護自己的孩子,或者覺得自己教育孩子是老師的責任。
他們認為,孩子如果不聽老師的話,就是老師的責任了,這種觀念非常錯誤。
其實這樣做并不是一個對孩子負責的表現,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也會讓家長越來越沒信心。
家長的教育理念不正確,孩子也容易出現問題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正確,其實是會影響到孩子的。
有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在學校里面和別人交流,就是學習的一種體現,實際上孩子在學校里面和別人交流,就是學習的一種表現。
其實有些家長在家里,其實不管孩子是在外面還是在其他地方,和別人交流都要本著禮貌的、坦誠的態度,如果在外面交流只會用責罵或者是侮辱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因為在家里和父母交流的時候,也會覺得自己得到了關心,得到了尊重。
因此和父母溝通的時候,如果父母不重視,總是覺得孩子還小,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就會覺得父母不重視自己。
所以想要讓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那么不妨可以先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明白自己做錯了事情的原因。
然后和孩子的朋友溝通,引導孩子改正。
三、教孩子掌握正確的溝通方式,和父母交流是離不開的。
為什么孩子會在交流時沉默?其實不是孩子沉默寡言,而是他們在用沉默的方式,向父母求助。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沉默寡言,是因為不知道該怎么跟父母交流。
所以,家長應該多多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動態,如果孩子的成績下降了,就要了解孩子是不是在學校遇到什么困難了,或是怎么回事。
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找到突破口,解決問題。
如何幫助孩子正確使用手機?
1.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
手機是一把雙刃劍,很多孩子都會沉迷手機,手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便利,也讓我們放松了學習,但是同時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問題,正確的引導孩子正確的使用手機,是我們應該做的。
當孩子有了正確的方法,當孩子有了正確的行為規范之后,就能正確使用手機,而不是被手機所控制,從而導致孩子沉迷手機。
2.父母要做好榜樣
想要讓孩子合理使用手機,父母就要做好帶頭作用,正確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
很多父母會給孩子制定很多規定,比如說一天玩手機不能超過三小時,玩手機必須是在完成作業以后。但是當孩子沒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的時候,父母就會責罵孩子,甚至是動手打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父母越來越不喜歡自己,從而沉迷手機。
因此,父母要做好表率,在孩子面前盡量少玩手機,多陪伴孩子,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的行為才是最有影響力的,父母的行為才是最好的教育。
3.帶孩子戶外活動
沒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就會沉迷手機。所以,父母要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多帶孩子去爬山,
去游樂場,讓孩子接觸大自然,接觸大自然。這樣,孩子就會發現,手機的世界原來這么好玩,比起手機,外面的世界更有趣。
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漸漸擺脫對手機的依賴,而且,當孩子接觸到更多的新鮮事物,孩子自然會慢慢會脫離手機。
3.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真正優秀的孩子,都是具有豐富多彩的興趣愛好的。比如孩子,父母可以帶孩子去爬山,去聽音樂,去看話劇,去旅行,讓孩子發現除了手機以外,還有更多的美好的事物。當孩子見識過更加美好的東西,自然不會沉迷于虛擬的手機世界。
4. 多一些時間陪伴孩子
孩子沉迷手機的背后,是缺愛,缺失的愛。所以,家長要多一些時間陪伴孩子,跟孩子一起玩,一起閱讀,一起游戲,一起看電影,在這個過程中與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
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才不會對虛擬世界里的感情產生深深的依賴,對手機的使用也會更加理性,不會對手機里的游戲產生強烈的依戀。
5.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孩子在出生后,他的閱讀興趣是最重要的,父母的關愛會讓他形成安全感,也會使他對手機的注意力上升。
我同事的兒子5歲了,這個月齡的孩子開始學會說“不”了。
去親戚家做客時,玩到后來洗手間玩水,他媽媽認為孩子長大了,可以玩了就讓他玩,不行。
孩子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撒潑打滾,哭鬧鬧,完全不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