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責孩子時孩子不聽話,父母生氣時不采取任何策略。那么面對孩子“不聽話”,父母應該怎么辦?
“不聽話”或許是父母們都難以接受的一個道理,但父母們卻不知這是為什么?
最近就有很多父母因為孩子不聽話,而生氣。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前幾天,在一個超市里,有一位小男孩不知道從哪里弄丟了一只筆,媽媽一直在旁邊不斷地提醒,還給他買了一只筆。
因為他就是不聽媽媽的話,媽媽生氣之下,狠狠地訓斥了他一番,沒想到小男孩的頂嘴更加嚴重,直接把筆給扔在地上。
緊接著,他又一次把筆狠狠地扔到了地上,這下子媽媽也徹底崩潰了,因為自己的心頭好像被熊孩子熊孩子給壓扁了。
而且小男孩還很不服氣,質問媽媽:“為什么要把筆弄丟?為什么要替我幫我做?”
“你就只會給我講道理?你以為我為了保護我的隱私嗎?你給我講了那么多的大道理,我是為了你好,你怎么就不聽呢?”
而爸爸的反應更是讓小男孩瞬間怒了,于是兩人扭打了一頓。
小男孩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哭著訴說著自己的委屈,卻不知道他的父母其實是在責罵他,因為他成績差,擔心考不上大學,所以就一直拖著,可是爸爸根本就不愿意聽他說這些。
小男孩在房間里嚎啕大哭,爸爸無奈又無奈,只能把門給他關上,這個爸爸已經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了,希望孩子可以好好學習,但孩子不想聽,他也知道現在不想聽,如果不聽,那就只能繼續哭。
而作為家長的你,面對孩子突然的叛逆,到底該怎么辦呢?
其實我覺得作為家長,首先我們應該知道孩子叛逆期的表現。
叛逆期分為寶寶叛逆期、兒童叛逆期和青春叛逆期。
1、2-3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孩子不同于嬰幼兒時期的寶貝,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成人,是一個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
而此時,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他們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也有了獨立的心思,不愿意聽家長的話了。
而家長們通常會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不!”
“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呢?”
“你真是太差了!”
“都這么大了還這么幼稚園子,這去上學你能干嘛!”
“別總是在家蹦蹦跳跳的,上學不考第一名也行!”
可是有些家長面對孩子的這些表現,可能會脫口而出:“都是因為你,我才管你的!”
“因為你,我才能得到很多快樂!”
“因為你,我才能得到很多朋友!”
很多家長經常說這句話,我們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但是這句話會給孩子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它給孩子帶來什么樣的價值觀,或者說孩子將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對于一個沒有存在感的孩子來說,他在長大之后,他將面對自己所面對的生活,也將面對來自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壓力。
他要尋找一些來證明自己,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他需要從父母這里學習,或者是他能夠感覺到的唯一的方法,從這個意義上去尋找自己。
人可以沒有偉大的理想,但是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這樣的話,孩子才能夠堅持下去。
我們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應該幫助孩子找到目標,然后再讓孩子按照目標去行動。
有人說:世界上沒有一個真正的英雄主義。
每個人都是從平凡走向平凡的。
但是這并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家長的錯。
家長應該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
我們只有通過自身努力,我們才能更加努力地支撐家人的生活,帶著孩子去實現夢想,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同時,家長也要明白,孩子人生路上的路很長,并不是只有好好讀書這一條路。
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差距真的很大。
莫言說: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點亮一生的幸福之光
是父母一生的堅守
還記得去年,那個考入北大的北大的男孩航宇嗎?
在高一時,他的父親給他買了一套十幾萬的筆記本電腦。
并且對他說:如果你真的想去電腦城學電腦,你現在就可以用筆記本電腦去查資料,或者去買汽車。
孩子不同意,父親為了孩子能夠有更好的未來,便向學校請假。
因為孩子成績不好,連高中都沒考上,他十分沮喪。
父親卻安慰他:“你一直都很努力,你可以的,現在不要拘泥于學習的事情。”
孩子問父親:“如果我以后不去上學,你怎么辦?”
父親堅定的回答:“你可以不去上學,但是你可以在家里玩電腦。”
孩子自從有了電腦后,簡直躁動不安,他把電腦放在哪里都不知道,他天天就在電腦面前玩,根本無法控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