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近年來呈爆發式增長,有數據顯示,從小學到初中的青少年抑郁癥患病率持續增長,每年接受精神心理疾病治療的人群中,青少年約占四分之一。
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出現不僅給他們造成了學業壓力,還在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兒童青少年抑郁癥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而且還與他們的人際溝通、心理健康、文化生活、心理行為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負面影響。
那么青少年為什么會患上抑郁癥呢?南京腦科醫院兒童心理衛生研究中心主任醫師王民潔告訴記者,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有著一些共同的原因,比如“煩”、“愛”、“累”、“不快樂”,同時還“耐受性”等。這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1、經常煩躁、發脾氣,不愿意與別人交流,對事物敏感,對學習失去興趣;
2、沉迷游戲、網絡成癮,不愿與外界交往,情緒也變得低落,經常將自己關在屋子里;
3、親子關系急劇變化,孩子經常不愿意與父母說話,并且與父母缺乏親昵的目光接觸;
4、沉迷于手機游戲,不愿意聽從父母的教導,情緒化等;
5、學習成績明顯下降,忽視或抵觸上學,常常因為一點小事而大發脾氣;
6、與父母吵架,打罵父母,甚至拳打腳踢砍人等等。
在咨詢中,遇到很多有類似問題的家長,我發現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情況束手無策。
原因其實很簡單,只要找到根源,有針對性地解決,便能取得很大的效果。
在這里,我推薦家長朋友們使用“三步走”的方法,幫助孩子告別沉迷于手機游戲,回歸正常的學習與生活。
第一步:了解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
1、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成就感和價值感,才會沉迷于手機
有個朋友跟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他小的時候,家里天天大人吵架,有時還把房門上鎖,父母也不得已勸他別玩手機。但他覺得自己沒啥事,能有什么用呢?
有一天,他把自己關在房間,不出門就玩手機。他的父親特別著急,一怒之下就沒收了手機,沒想到小家伙反而鬧起了脾氣,說“我就玩一會兒嘛,我能玩一下手機嗎?”
父母聽到這話,既欣慰,又擔心,但他不知道怎么樣,還是一邊玩,一邊說:“要是不給手機,我就不寫作業。”
就這樣,他玩了一個小時,都不愿意放下手機,他想跟父親好好溝通下,但不得其反,他經常會跟父親產生矛盾。
到底要怎么辦?
一位網友的話,或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暑假里,也許你覺得孩子太辛苦了,也許你認為孩子長大了,也許你認為孩子會懂事了,也許你認為孩子會離家出走了,也許你認為孩子會把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的責任推給別人了,也許你認為孩子進入了青春期,開始和你頂嘴了,你開始管不住了…………………………………………………………………………………………………………………………………………………………………………………………………………………………………………………………………………………………………………………………………………………………………………………………………………………………………………………………………………………………………………………………………………………………………………………………………………………………………………………………………………………………………………………………………—-………-……
否…………………………………………………………………………………………………………………………………………………………………………………………………………………………………”
開心,開心,開心,終于,開心………
“多么開心啊,我的孩子這么開朗,這么優秀,怎么會抑郁呢?”
我說:“抑郁,是一種本能的情緒,是一種情緒,是一種行為,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發現自己情緒不對,不開心的時候會通過情緒勒索他人,也就是說,我們把自己的情緒帶到了別人身上,或者我們傷害了別人,這樣我們會覺得自己好像有點不開心。”
“我自己就是被壞情緒控制的。”
“如果爸爸脾氣暴躁的話,還會打我。”
“是不是媽媽不喜歡我,不愿意跟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