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六歲不聽話不愛學習怎么辦?我們都聽說過,孩子到了三四歲之后,性格會有一定的轉變,尤其是對待自己的父母。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叛逆的,讓他做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像對待他的父母,這樣的孩子也是令家長非常頭疼。
特別是孩子到了三四歲的時候,如果家長不及時地給孩子上一堂法制教育的課程,孩子很有可能會產生不良的行為習慣。
有些孩子在這個年齡段不懂法律,有些孩子在十幾歲的時候,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對于一些事情也會帶有自己的看法,在和其他人交流的時候,不懂得如何正確地與他人交流。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地給孩子上法制教育的課程,孩子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心理上的問題,對他人的看法和對他人的看法產生誤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以上的幾種類型,家長都應該要小心翼翼地對待。
而對于這些孩子,需要家長的幫助,家長應該怎么做?
第一、家長應該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切忌用粗暴的態度去制止孩子的表達,因為此時的孩子會很生氣,家長應該做的是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更加憤怒,這樣的情緒化的語言和行為是對孩子不尊重的。
第二、家長要先了解孩子的情緒
在這個時候,孩子是非常需要家長的理解和幫助的,在孩子生氣的時候,家長應該進行理解,讓孩子的情緒平復一些,這樣孩子才能夠從自己的情緒中很快的釋放出來。
我們家長也應該意識到孩子是在什么情況下開始出現,這個時候就要及時和孩子溝通,給予孩子心理上的引導,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孩子能夠理解自己的想法。
有的時候孩子之所以會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是因為他們有一種本能的抗拒,是因為他們“自我保護”的本能,當遇到不好的情境時,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處理這些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要學會幫助孩子去分析問題,找到原因所在,而不是直接的去否定孩子,不給孩子講一些正確的行為準則,這只會讓孩子感到厭煩。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應該保持理智,不要動怒,先做到心平氣和的溝通,讓孩子發泄出自己心中的不滿,接納孩子,才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
2、給孩子設定底線
有的時候孩子會耍賴,不聽話,甚至有些情緒失控,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學會給孩子設置底線,并且一定要提前和孩子講明底線。
因為他們還沒有強大到一定的能力,只是通過發泄情緒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家長一定要堅定自己的原則,給孩子定下明確的底線,讓他們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堅決不能做,在孩子的哭鬧和撒嬌之下,家長一定要堅守底線,告訴孩子一次只能在幼兒園內和老師、同學相處的時間,過了這段時間就會再來一次。
4、建立規則,讓孩子自己認識到錯誤
很多家長會發現,在孩子犯了錯誤后,孩子撒謊、哭鬧,其實是在試探家長的底線。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告訴孩子,當你已經撒謊說了謊話,就要承擔這種后果。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并且及時改正,是一種重要的親子關系培養的方式。
著名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曾經說過,幼兒教育是一生的教育,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的風水,也是孩子一生的榜樣。
家長的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當家長的言行舉止是孩子模仿的最有力的教材。
家長做到這3件事,讓孩子從不敢說謊變成愛說謊
1、改變自身教育觀念,學會換位思考
孩子犯錯,家長不應該一味地批評孩子,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去和孩子溝通。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延伸到他們不想吃的食物,用平和的語氣去討論,用循循循循循善誘的教育引導,孩子是能夠虛心接受家長意見的。
2、把握孩子說謊的“黃金時間”
俗話說“熟能生巧”,每一個錯誤都是孩子學習的“黃金時間”,“黃金時間”多給孩子講故事,你可以引導孩子多觀察、多想想怎么解決問題。但如果家長總是以自己的經驗主義,去替孩子“說謊”,孩子的人生也就會因此受限。家長應該要記住一點,小朋友說謊的時候不要輕易否定他,要給予他足夠的時間來認識這個問題,并且多跟他討論這個問題。
3、發現孩子的說謊行為,及時糾正
當發現孩子說謊行為時,不要馬上制止孩子,應該給與鼓勵和表揚,讓孩子明白,即使有些錯誤行為無法避免,他也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改正。但是我們不要一下子就給孩子貼上“撒謊精”的標簽,否則只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打擊,覺得自己就是一個不誠實的人。而是應該不斷地觀察、了解孩子的行為,并對孩子的這種行為給予關注,并加以鼓勵,讓孩子感覺到家長是真的重視他的,而不是在生氣、失望或是更多的責罵,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錯誤行為是被“拋棄”的,孩子才愿意與家長進行溝通。
當孩子出現撒謊的行為時,家長要及時做出正確引導,比如可以先從這幾個方面進行預防:
1、 當孩子撒謊時,父母千萬不要打罵
比如:孩子在撒謊時,你一定要問清楚孩子為什么撒謊,不要直接拆穿孩子的謊言,甚至對孩子大聲呵斥,“你怎么這么笨,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