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被撞了怎么辦?
小宇今年11歲,作為家長,在自家孩子4歲的時候,就給他買了一部手機。剛開始小宇還不太適應,因為手機的出現讓他的性格變得很暴躁,遇事沒有耐心。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再被手機所吸引,內心也就逐漸沉迷,一發不可收拾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現在孩子年齡小小,道理也不比大人多,所以更容易沉迷于手機,這讓家長和老師苦不堪言。
其實小宇的問題,并不是因為手機好玩,而是因為小宇這個年紀已經具備一定的自控能力,他并不是想沉迷于手機,而是因為心里話不想說而已。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還會遇到一些學習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為了手機而不顧一切。
就像小宇的父母說的那樣:
"因為孩子學習的事情太多了,他總是想玩手機,學習成績不好,不思進取,只要想玩手機,他就要手機。"
對于玩手機上癮的孩子來說,他們對手機上癮,其實也是他們內心的一種吶喊。
如果我們能夠成為那個時刻不動聲色、心無旁騖的家長,多關注一下孩子的內心世界,也許我們就不會只看到孩子,但我們卻可能看不到他們的身邊。
當孩子玩手機已經對學習產生了明顯的厭惡情緒的時候,家長需要做的不是焦慮、無奈,而是找到他們的世界,幫他們找回快樂,也找回自己。
01
放下手機,給孩子更多陪伴
去年,一個13歲男孩的故事刷爆朋友圈。
他沉迷于手機游戲,晝夜顛倒,每天一整天都在游戲的世界里度過,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身體健康、智力發育落后于心理健康、對學習和同齡人的交往感到冷淡,對未來的迷茫和恐懼,好像無處可逃。
他總是坐在電腦前發呆,對未來感到迷茫,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手機是把雙刃劍,孩子適當地玩手機游戲可以讓孩子增長知識,拓寬視野,但如果過度沉迷于手機游戲,就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小耀華和小旭日
關于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對網絡游戲的沉迷,小希媽媽和小旭日均已經做好溝通,并且已經幫助他一起制定了玩游戲的規則。
首先,玩游戲可以,但是要有度。
小旭日堅持了很長時間,視力還是下降了。媽媽當時并沒有太在意,覺得是因為小超平時太沉迷于網絡游戲,學習成績下降了。
在很短時間內難以自拔,不僅身體素質下降,視力也在下降。而且小旭日也沉迷于游戲,對學習一點興趣都沒有。
小希媽媽看著十分著急,但是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小希媽媽帶孩子去了醫院做了一堆的檢查,都說沒有問題。可是小希的學習成績還是很難提上去。
小希媽媽帶孩子去看了心理醫生,診斷結果顯示,小希對游戲的依賴已經達到了游戲上癮的程度。
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小學生網絡游戲的認知、態度、行為研究報告》報告顯示:
“有網癮比例高的學生當中,認為網絡游戲能夠開發他們的智力、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和思考能力,這是對他們最好的獎賞。”
心理學家說,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有了最初的學習動力,他們對這種學習動力的需求就是游戲能帶給他們愉悅感。
來自家長、老師和同學的肯定和贊美,這種感覺會讓孩子更加渴望得到。
所以,當孩子在玩游戲的時候,即使他表現得好像完全不在學習,但他的內心還是在不斷追求成功的喜悅。
另一方面,與之前的學習成績相比,在游戲中的孩子會有更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感。
游戲能帶給孩子成就感
游戲為什么能帶給孩子如此多的成就感?除了好處,更多的是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能夠找到一些機會。
但是很多家長因為忙于工作,沒辦法和孩子好好地溝通,只能在游戲中尋找安慰。
就拿我家的孩子來說,我知道因為游戲能給他帶來更多的價值感和歸屬感。
我讓他給你布置任務,讓你去監督他完成,這個任務讓他感到非常的愉悅。
但是游戲不能沒有目標,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你要是每周之內,都能很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務,那我們可以獎勵他玩半個小時的游戲時間。
如果這周能夠按時完成工作,那么下周的游戲時間就能夠買更多的玩具。
按照我的要求,能夠讓他玩一個星期,這樣可以讓他既滿足了自己的需求,又滿足了對你的期盼。
那么在執行這個懲罰之前,我們一定要事先跟孩子說明,下次還能夠按時完成該做的事情,那這樣的話,就能夠得到他想要的。
如此一來,孩子的自控力就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升。
第三種: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他不再沉迷游戲
大多數游戲成癮的孩子,都存在著一個特點,就是沉迷于游戲。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孩子長期沉迷于游戲,尤其是在游戲里,孩子會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游戲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