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叛逆期有什么表現?
首先,男孩子會有更多的“壞習慣”,總是喜歡挑朋友,不喜歡跟他一起玩,在他看來男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所以,家長有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孩子變得不乖,但是有時候又會覺得這個孩子好強,所以一般都會對家長更多的付出感到反感。
其次,男孩子一般不喜歡父母過多的嘮叨,因為叛逆的孩子比較敏感。青春期的時候,男孩的大腦會快速發育,大腦的發育使得青春期的男孩在很多方面會不如女孩子的反應強烈。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再次,男孩子會進入非常強烈的青春叛逆期,對家長特別的嘮叨。在這個階段的男孩,開始變得更加的有自己的想法,不再什么事情都聽父母的,所以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突然變得不聽話了。而且特別喜歡和男孩子說話,他們說的第一句話可能是,你看這個家你什么都不順著我,現在很多事情都要聽我的,我都不能理解,因為我已經完全無法溝通了。
最后,就是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親子關系也會越來越差。
我認為這就出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越來越少,逐漸的代溝越來越深。
在這個時候,可能對父母來說是最頭疼的,我們明明父母已經盡心盡力了,為什么還要和孩子硬碰硬?
實際上,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間有一定的溝通,那么也能夠了解孩子的想法,從而能夠更好的幫助孩子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 孩子”厭學”,在于父母究竟如何看待
◎ 孩子”厭學”,其實是一種內心的自我保護措施
心理學家溫尼克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把狗狗放進籠子里,只要有狗狗的時候,主人強制性把狗狗拉走,狗狗就會表現出非常痛苦的樣子,并且情緒極度崩潰。而在這個過程中,當狗狗出現類似的情況時,主人要及時的用語言、行為和動作引導孩子,對孩子進行安慰和鼓勵,避免讓孩子產生焦慮的心理。
“厭學”的原因
其實是一種內心的焦慮情緒的表現,通常這種情緒是由于孩子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內心深處的焦慮情緒,于是他們會通過咬指甲、摳腳等行為,來緩解內心的焦慮情緒,在內心通過做一些自我刺激來緩解內心的焦慮情緒。而這些行為也會導致孩子的心理出現問題。
“厭學”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因為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思想不集中,上課開小差,學習效率低下,導致沒有時間觀念。孩子的這些行為可能是由于孩子內心的焦慮情緒的影響。
1、孩子自身的情緒需要得到緩解
孩子在感到焦慮時,他們的情緒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在父母焦慮情緒的影響下,孩子也會慢慢地進入焦慮的狀態。
而產生焦慮的原因也是不同的,孩子的焦慮,其實主要就是來源于孩子本身,如果父母總是給孩子傳遞焦慮的情緒,那么孩子也會深受影響,也會變得越來越焦慮。
2、孩子內心焦慮的想法
孩子本身”不想”寫作業”的想法,就是源于孩子內心的想法。
有時候,孩子會因為一些不符合父母心意的事情而感到焦慮,比如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一會想喝水,一會想上廁所,但是這些事情都是父母所擔心的,
如果孩子表達出不想寫作業的想法,那么父母就要去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或者是孩子在意愿上面有些許的不足呢?
3、如何讓孩子克服焦慮?
“情緒焦慮”是一種復合性情緒,也就是說焦慮的程度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加深,有時候甚至會持續達到一種焦慮的狀態,當孩子感受到焦慮的時候,孩子的焦慮的反應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降低,”情緒焦慮”就會慢慢的消失。
但是有一些負面情緒的孩子是不會這么輕易地被焦慮所困擾,”情緒焦慮”仿佛一個隱藏的怪物,讓孩子把他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
為什么孩子會這樣呢?
心理學家表示,孩子的”情緒腦”是不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它只是被我們略過視而過的一部分,只是一個小小的引子,但是卻能在某個瞬間,對孩子的內心產生重大的影響。
1、孩子容易情緒化,喜怒無常
當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時,他們就會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和不開心直接地分開,不利于孩子進行心理疏導。
尤其是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處于叛逆期的他們,有時候就會”情緒腦”占據主導地位,一旦孩子發現自己情緒失控了,就會不自覺地用”情緒腦”去表達自己的不滿。
2、脾氣暴躁
孩子在情緒化的時候,通常會覺得很委屈,情緒也很激動,而我們往往就是通過這個方面來表示自己的憤怒。
所以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往往就會被他們的情緒所控制,從而限制了孩子表達能力的發展,同時也讓孩子變得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干擾。
3、叛逆期延遲
在孩子的3歲左右,會迎來人生當中的第一個叛逆期,也是最讓父母頭疼的一個時期,這時的孩子有一個典型的特征就是對父母的”以暴制暴”,所以在父母”武力鎮壓”的同時,孩子也學會了用暴力制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