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叛逆期幾歲到幾歲是正常的?
一般來說,人的一生有三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是兩歲左右,第二個叛逆期是7-9歲左右,第三個叛逆期是12-18歲,還有就是成年人,最主要的叛逆期從24歲左右開始,因為青春期是孩子12-18歲,又稱為成年人期,“成年期”是一個人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
青春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時期,也是孩子的第二個叛逆期,這個時期孩子最不能接受的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可能會覺得父母的管束似乎也太多了。于是,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是父母眼中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朋友。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此時的孩子變得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不喜歡和父母溝通,會覺得自己的想法,已經融入了他們的世界,對父母的話也不感興趣,回家就將房門關上,父母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對于有些父母來說,這也許就是個“叛逆”的階段。
如果,孩子處于這個階段,父母還是一如既往,不管不顧的采取強硬的態度,那就會激發起孩子的反抗心理,反而讓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更加的強烈。
家長在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要盡量尊重孩子的想法,盡量給孩子個人的空間,父母不做決定,也不要強制要求孩子必須服從。
因為很多時候,孩子對父母的教育方式反而會更加敏感。
三、如何正確的與孩子溝通
1、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要做到心平氣和,首先父母要有一個穩定的心態,要對孩子做好情緒管理,學會與孩子共情,懂得孩子的情緒,多傾聽孩子的訴求,鼓勵孩子正確表達。
2、不壓迫孩子
很多時候,家長總是高高在上,用父母的威嚴震懾孩子,不允許孩子有任何反駁。所以,父母要給孩子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自己思考。
孩子的想法往往不符合實際,如果家長不懂得思考,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和孩子溝通,那么只會讓孩子離家長越來越遠。
所以,孩子要適當的釋放自己的壓力,家長應該做一個稱職的家長,和孩子多溝通交流,和孩子一起學習,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給予鼓勵和支持,幫助孩子正確的分析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改變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3、和孩子做朋友,平等相處
很多家長總是習慣于用高高在上的態度對待孩子,對孩子提出的要求一概不認可,家長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孩子身上,從來不愿意聽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這樣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家長也不知道怎么和孩子好好說話,孩子要給予孩子適當的空間,要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主動向你傾訴,家長可以適當的表達自己的關切的言語,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
4、讓孩子知道自己很重要
家長的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家長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價值,只有自己做出了改變,才能夠帶動孩子做出改變。
5、及時幫孩子化解危機
家長要主動去解決問題,比如孩子在家不愿意和家長溝通交流,可以將孩子的這種情況告訴家長,家長可以直接和孩子溝通,但是千萬不要直接責罵孩子,因為孩子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孩子只是想逃避問題,家長如果想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解決困難就必須要有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夠獲得孩子的信任。
6、不打不罵孩子
孩子畢竟是孩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來自父母的鼓勵,孩子也是如此,只有在父母正確的夸獎之下,孩子才能獲得自信,所以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也要學會正確的去引導,不要盲目的批評孩子。
家長要善于幫助孩子糾正壞習慣
7、要給孩子建立規則
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既定的階段,因此家長應該給孩子定下合理的目標,這樣孩子才能夠用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新的挑戰,那么當孩子失敗的時候,家長也要及時給予鼓勵和安慰,幫助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心態,要讓孩子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所以,當孩子在失敗的時候,家長也要及時的進行鼓勵,可以這樣告訴孩子,這個過程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你可以從中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然后再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去克服這個問題。
要知道,家長的陪伴、鼓勵和支持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只有當家長足夠用心的時候,才能讓孩子在成長中不斷進步。
同時,家長要在這個過程中,給予孩子一定的幫助和鼓勵,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從而更加的努力學習,最后成功的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結語:
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如果能夠多花一些心思,陪伴孩子,能夠讓孩子獲得更加積極的成長。
如果家長能夠花一些時間陪伴孩子,那么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得到明顯的提升。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家庭教育都是一樣的,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家長也應該尊重孩子。
共同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主動地去學習,那么孩子就能夠從學習中獲得樂趣,從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從而對學習產生興趣。
您家的孩子正處于學習的年齡段呢?如果您也有這樣的煩惱,不知道要怎么幫助孩子,那請您試試看這本《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力的88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