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衛生 自考網 熱門版
導讀
《白皮書》已于2020年底迎來送審,開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階段。白皮書顯示,在國家層面,10~2021年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檢出率為7.4%。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陳祉妍介紹,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們課業負擔的不斷加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形式也在不斷提升。17歲中學生心理健康藍皮書顯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為7.4%。
“青少年正處于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子,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批判的態度。”
他們不滿足于在家庭中扮演父母的角色,卻要求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來,如果家長不理解自己,就會產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的產生并非是一瞬間,從孩子的成長發育過程中,孩子所產生的與生俱來的好奇心,總會出現在所難免的事情。
所以說,在青春期,如果家長能夠了解到這些孩子心理發育的特點,并給予理解與支持,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也會得到及時的解決。
3、尊重孩子,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極強,他們希望擺脫父母的管教和束縛,通過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愿。他們對事物有著自己的理解,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同。如果家長一味的指責命令式教育,只會讓孩子的反抗心理越來越強,而更加叛逆的結果,就是親子關系破裂,孩子離家出走。所以在家長的教育引導之下,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尋找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關注。這樣一來,孩子才會積極地面對生活,向生活中的美好勇敢地挑戰。
4、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意志力是很有必要的,有些孩子比較堅強,遇到困難的時候就不知道怎么辦,沒有克服困難的勇氣。這樣的孩子往往是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意志力,讓他們不屈不撓地挑戰自己的極限,這樣才能使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氣餒,不斷挑戰自己。當孩子的意志力得到培養,他們在生活中的挫折時就不會因為一點困難就退縮,也不會因此而無法承擔起生活的責任。
總而言之,培養孩子的意志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長們要有耐心,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學會及時引導,讓孩子擁有不屈不撓的勇氣,成為更加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