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特別不聽話的孩子?
很多家長都會疑惑,我們要如何做,才能教育好孩子?首先,有了一大部分家長會思考,那就是怎么樣讓孩子聽話?
但是,對于今天的家長來說,你需要知道的是,培養(yǎng)孩子聽話或不聽話的區(qū)別。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其一,聽話的孩子,更有主見。
就拿講《狼來了》這個故事來說,狼來了的故事,很難言聽計從,而且有很強的順從性,這種順從感對一個人來說是很不好的。
其二,聽話的孩子不敢質疑,也不會發(fā)言。
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以自己的眼光看問題,缺乏主見,這種習慣對他成年后的影響是很大的。
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如果孩子總是生活在“我做主”的環(huán)境中,不敢“質疑”自己的意見,那他永遠也不會有機會去獨立。而且一旦被“質疑”了,孩子就會對自己的思考失去興趣。
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只有在對自我觀點進行認知的時候,才能產(chǎn)生意義感,才會愿意去行動。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慢慢建立自己的世界,也就是我們說的“獨立思考能力”。
而且在面對孩子的事情上,由于“質疑”,也會帶來“對孩子的否定”,這也是很多家長,非常容易犯錯誤的地方。
其次,希望這個過程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家長希望孩子的事情是“能夠一帆風順”,但是如果遇到了挫折,那么孩子就會容易把這個失敗變成一個糟糕的事件。
他們會認為自己不能夠成功,覺得自己做的不好,這就容易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變得膽怯。
所以家長要記住,這個過程的關鍵,并不是指責、批評和比較。
而是在信任的基礎上,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去引導他們。
03
如果家長無法用語言進行溝通,那就要主動邁出溝通的第一步。
第一步,先處理好自己的心情。
家長要有耐心,并用平和的態(tài)度去傾聽孩子,不管他們是說還是說。
而不是一味地責罵。
第二步,傾聽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在表達情緒時,父母要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理解他的感受,與孩子共同探討如何解決問題,
是不是容易評判,或者干脆指責。
第三步,確認孩子的情緒。
在傾聽時,要問問孩子:“你有什么想要跟爸爸講的嗎?”
為什么不跟爸爸說呢?
這樣的回應會讓孩子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比如,當孩子拼好了一個小怪獸的時候,你可以這樣說:“你現(xiàn)在是不是感覺很生氣?”
當孩子在跟你訴說趣事的時候,你可以這樣說:“那我也很想聽聽你是怎么想的,能夠讓你以后不那么生氣。”
當孩子在超市里亂拿別人東西的時候,你可以說:“那你能不能告訴媽媽,我是不是很喜歡這個玩具?”
當孩子在幼兒園和小朋友鬧脾氣的時候,你可以說:“我知道你很生氣,但是這樣說話是不對的,你可以哭一會兒嗎?”
當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爭搶玩具時,你可以說:“我知道你很生氣,但是你搶我玩具的時候,我非常生氣,你很難過,對吧!”
通過這種方式來了解孩子的想法,你也能夠理解孩子,更加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4、正確的引導孩子表達
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情緒時,他們會表現(xiàn)出很多的疑問、不安和焦慮,我們要及時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這時候,我們可以告訴他們:“我知道你很生氣,你想要跟我說些什么。”
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才能成為孩子最好的情緒疏導者,引導他們正確的表達和處理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