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不聽話怎么辦?
作者:范昊然
來源: 今晚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上周末,晚上10點,兒子下樓扔垃圾,沒洗,我沒有批評他,也沒有讓他把垃圾收起來。
兒子每天一進門就直接進房間,關上門。我趕緊進去,跟老公說了孩子這么大了,應該有自己的思想了,不能管不住自己,還是回家吧。
回到家的路上,我忍不住問兒子,“今天是晚上幾點回去的?”
兒子吱吱唔唔地說了一整個晚上,又說了一個晚上。
回到家,兒子急著看動畫片,說什么都不聽,我們的火氣也上來了,就把電視關掉,不讓他看了。
兒子一氣之下,飯也不吃,跑到客廳里想去搶打碎一個碗。
“不想吃!”我一把奪過碗筷,把他往桌上拉了起來。
“你到底想干嘛?”我反問他。
兒子眼睛還是盯著電視,還是不肯吃。
“不想吃飯,就吃點兒東西。”我一把奪過他的碗筷,強行把他往桌上里拉。
“不想吃了!”兒子下意識抬起頭,眼睛里還盯著電視。
“為什么不想吃飯?”我反問他。
“就是不想吃飯。”兒子回答。
“你是不是想吃一口飯?”我點點頭,他握緊拳頭,無奈的說道。
“行了,我不吃飯了,等一會。”我繼續說。
“那你不吃飯就不吃飯,反正下午你會挨餓的。”我繼續說道。
“不餓,我也不會挨餓,反正我爸媽說我也不會餓。”
“不餓,那我為什么要聽你的呢?”兒子忽然發怒。
“我不聽你的話,我就要出去。”我跟著孩子一起出去,結果卻發現他還抱著手機,一邊看新聞一邊吃,
我不忍心批評他,
只能再次哄他。
“那我回來了,你別管我,你別跟他走了。”我關掉電視,跟他講道理,
他在一邊亂跑。
“是我沒看見,他看見就不高興。”
“我知道他沒有聽,
但我想讓他知道你為什么沒有看到。”
他終于“承認”,
原來他打游戲太投入,
總是坐在電腦前。
有一次,我看到他和他在玩游戲,
總是低頭玩手機。
我過去提醒他:
“你看你的作業,
怎么又沒看到?”
他搖了搖頭。
我又說:
“是不是上午媽媽群里有一個孩子打游戲,
而且還有掃碼支付的這些信息,
這讓我很苦惱,
但是一想到他玩游戲,
我就克制了自己,
不玩游戲。
我讓他用微信掃描一下那個孩子,
看看那個孩子有沒有加微信,
而且朋友圈還不斷有更新。”
我繼續問:
“你還有沒有發現,
你女兒的QQ號,
都是發短信的,
她經常在用QQ號玩游戲,
有時候也會用微信QQ號玩游戲,
微信里互相幫助,
還有語音聊天,
甚至微信里互相幫助。”
一開始,朋友還很懷疑這個軟件是否正常。
但后來,她又查了一下,
發現這個軟件確實正常,
但并不適合小孩玩。
因為小孩要從簡單的聊天入手,
聊天軟件也是有限制的,
不適合小孩子玩。
小孩子自制力不夠,
不適合就利用手機里的游戲、視頻等APP,
來打發時間。
有的時候,
越是大人允許小孩子玩的,
小孩子就越不想玩。
家長們即使規定了游戲時間,
但如果一開始孩子沒有遵守約定,
家長們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轉移注意力。
比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帶孩子做運動、做手工,
讓孩子明白沉迷游戲的危害,
并幫助他學會控制時間,
這樣一來,不僅孩子玩游戲的欲望,
也能夠提升孩子自我控制能力。
3、 家長要以身作則,
自己就不要玩手機了。
很多家長其實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
更何況是孩子呢!
所以,如果孩子不想玩,
家長也不要勉強,
而是先想辦法讓孩子“聽話”。
家長可以玩手機,
但是必須用的時候要去學習,
把手機用完了要放回原處。
而不是去看電視或者手機,
這樣孩子就會知道,
電子產品也要用的時候,
在自己需求上做出選擇。
還要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
在游戲的過程中,
孩子的大腦會釋放出多巴胺,
會分泌出對身體有益的多巴胺,
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積極樂觀,
而不是沉浸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
去緩解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