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楨
實習生 劉清清
凈手、燙杯溫壺、馬龍入宮、洗茶、沖泡、封壺、分杯……1月5日下午,武漢市第二聾啞學校茶藝室里,幾名女生的茶藝展示既專業又優雅,這是武漢市中職學校茶藝課程援教結業成果展示暨武漢二聾校技能抽考活動中的一幕。參與抽考的市區教科院專家認為,“特教+職教”融合教育、聯合教研已成為該校的辦學特色。
聾啞學生在學習茶藝
“武漢二聾校前身創建于1932年,到今年已有90年歷史。學校始終勇當特殊教育學校融合發展的排頭兵,是全國五所實驗聾校之一,也是武漢市群眾滿意學校。”武漢市第二聾啞學校校長劉辛介紹,該校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個人興趣和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做出三方面舉措:一是,打造多門專業“金課”,助力學生高考升學;二是,以學生個性化發展為目的,探索特教與職教融合的校本課程;三是,激發教師隊伍潛力,名師引領提升教學質量。
兩門專業金課為學生高考鋪路
走進位于洪山石牌嶺的武漢二聾校,第一感受是安靜。整修一新的操場、教學樓、實訓樓、寢室樓,為226名聾啞學生提供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教學樓上“為了聾生的明天”的燙金大字,有力述說著辦學理念。
教學樓上印有“為了聾生的明天”的燙金大字
該校先后開設了工藝美術專業、計算機應用、服裝設計、辦公自動化、動漫、手工工藝等六個專業。其中,工藝美術專業和計算機專業,是學校的兩張王牌。
“當上帝關了一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對于大多數聾啞學生來說,美術天賦是與生俱來的。學校10間畫室總是最熱鬧的地方,在無聲的世界里,孩子們通過畫筆和顏料,話說情感。學校專任美術教師中,也有多名聾啞教師,他們更懂得學生的需求。
學生在美術室練習
計算機也是非常適合聾生學習的專業。該校擁有3間計算機室,師生曾多次在湖北省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中榮獲佳績。如:2018年、2019年機器人賽項高中組WER能力普及賽一、二等獎;2018年創客競賽類項目選拔賽一等獎。
每年,學校都會邀請專家進校進行技能抽考活動,以此引導全體學生抓緊專業學習,苦練過硬技能。多年來,工藝美術專業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頻頻考入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重慶師范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等高校。
打造職業教育特色課程矩陣
在武漢二聾校總能聞到不同的香味。除了書卷香,在烘焙室里,學生們制作的西點散發出誘人的甜香;茶藝課堂上,桂花烏龍茶的花香沁人心脾;漆藝工作室中,原木與新鮮生漆混合散發出微酸的清香;還有武漢名小吃誘人的美食香。這些,全部來自該校專門為聾生量身定制的特色職業技能校本課程。
烘焙課程很受歡迎
“殘障學生的升學路很難,更殘酷的是,即使成功升學也可能因為先天原因在將來面對‘畢業即失業’的窘境。”劉辛校長說,現實環境不斷提醒他,要為聾生的終身考慮,讓他們走出校門時有一技之長,能立足社會。
在形象設計的課堂中,學生跟著早已畢業的學長趙佳敏,從盤頭發等基本功學起,房間內洗頭床、美妝鏡、沙發椅、烘發機應有盡有;在烘焙室中,標準工作臺、烤箱、糕點模具一應俱全,學校專職教師和企業面點師共同授課;在去年新改建的茶藝室內,一批專業茶臺和茶具為學生上茶藝課提供了保障;在武漢名小吃實訓室,面機、電餅鐺、冰柜等餐飲行業標準設施專為學生而設,新東方知名面點師陳軍義務授課……
形象設計課由校友回校執教
除了給聾生好的學習硬件,學校還把老師“送出去”參加培訓,同時把專業老師“請進來”。去年4月,該校舉行武漢市中職學校旅游專業中心教研組茶藝援教研討會,請專家針對聾生特點制定培訓計劃,并聘請校外名師持續開展援教活動。
學校還內部挖潛,給對大漆文化頗有研究的夏清勇老師,專門建設了漆藝工作室;9月,又將漆器制作課程列入初中綜合實踐課,初中生每周上一節,未來將逐步推廣到高中。夏清勇說:“大漆手藝不僅能用于制作精美的藝術品,現在還廣泛應用于化工、石油、機電、造船、輕工等領域。我們希望能夠激發學生做傳統文化的接班人,未來甚至能以此謀生。”
雙師型教學團隊引領學生成才
在師資方面,學校近年來也不斷提升。目前,該校有專任教師65人,其中高級教師23人,湖北省特級教師1人,武漢市學科帶頭人1人,武漢市優秀青年教師1人,洪山區學科帶頭人4人。教師團隊中,不但有以姬振紅老師為代表的研究型教師,也有以李楨老師為代表的實踐型教師。
姬振紅名師工作室在開展教研活動
姬振紅老師擁有三個名師工作室——湖北名師工作室、武漢市功勛班主任工作室和武漢市名師網絡工作室,她致力于“與特殊學生溝通的策略”和“自然手語在學科教學中的運用”等專題研究,曾帶領工作室成員進行過武漢市十二五、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研究,被評為優秀成果。姬老師多篇論文在省市刊物上發表,并多次在省市級評選中獲一等獎。目前,工作室已出版了兩本專著《無聲世界里的引領與溝通》和《與特殊學生溝通的策略》。
李楨老師帶隊獲得世界冠軍
“舞蹈哥哥”李楨老師,則是新生代實踐型教師代表,他于2020年被評為“荊楚好老師”。李楨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教育專業,10余年來,帶著由30多名學生組成的校藝術團共獲得國家級獎項9個、省級獎項11個、市級獎項35個,曾在湖北省黃鶴美育節中蟬聯兩屆金獎。他還帶領學生跳出國門,在意大利國際啦啦操公開賽中戰勝30多支健全學生隊伍,拿到兩項世界冠軍。
武漢二聾校始終致力于提升教師隊伍素質。舍得投入課研經費,對參與教學科研與實踐的工作室成員提供各種進修、提高的機會,并給予充分的時間保證,這也使得學校“身兼數職”的教師不斷涌現。
增設烘焙課程后,學校歷史老師舒會容主動報名,經過近半年的學習后穿上廚師袍回到學校,和專業師傅一起給學生們上課;曾是體育教師的周瀾,目前在為學生的茶藝課程不斷學習;任高中語文老師的熊曉蘭,在學校的支持下前往卓求西點培訓學校,跟隨五星級酒店西點師學習,如今成了“武漢名小吃”課程的輔助教師。
“升學+就業”雙賽道培養見成效
在“高考+技能”“特教+職教”的融合辦學思路下,該校畢業生也在“升學+就業”雙賽道上跑出了不俗成績。每年都有學生考入長春大學,天津理工學院、北京聯合大學、湖北美術學院等高等學府,也有不少畢業生因為技能加身,順利簽約知名企業。
該校2021屆高三畢業生39人,其中30人參加單招單考,19人被西安美術學院、重慶師范學院、長春大學、天津理工大學、鄭州師范學院、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等院校錄取。在有“聾人的清華大學”美譽的長春大學的單招單考中,該校黃妃、劉紫薇美術高考專業成績分獲全國第一名和第三名。
校企合作簽約儀式
武漢二聾校也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工作,率先在特教學校中探索職教校企合作模式,與多所企業建立聯合培養和用人合作關系。劉辛校長曾多次帶隊考察省內知名企業,2020年,他帶隊赴湖北省堅豐科技股份有公司進行考察調研。去年3月,雙方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共建實訓基地、訂單式培養人才、優先推薦畢業生就業。簽約儀式引來省內9所兄弟學校的負責人共同見證、學習。
2019屆畢業生李陽與2021屆三名高中畢業生,目前就職于湖北省堅豐科技股份有公司。李陽說,現在收入雖然談不上豐厚,但足夠負擔起日常生活開銷,還能幫家里減輕負擔。“正是在學校鍛煉的思維能力,我才能盡快適應社會生活和工作。”
“看到學生們畢業后成長成才,能自食其力,我們深感欣慰。”不久前,劉辛又帶隊到武漢凱駿服裝集團有限公司參觀,推薦畢業生。他說,學校將更加堅定走好“特教+職教”的融合創新路,力爭為每一個聾生創造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