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孩子上學有分離焦慮
當孩子進入到4年級以后,大多數(shù)家長會將孩子送去幼兒園時,最先想到的就是學校里的環(huán)境和學校老師,讓孩子感到緊張。
有一位媽媽曾經對我說,在送孩子去學校的時候,會特別難過,因為她的孩子是班里最小的一個,她擔心班里的孩子都是那種年紀還小的孩子,這樣會抹去孩子的心理陰影。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所以就經常帶孩子去一些陌生的環(huán)境,孩子也不愿意去,她也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于是就強迫孩子去適應。
孩子當時雖然不愿意,但還是認真地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走,所以媽媽還是很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
我們都知道孩子年齡比較小,很多事情不會主動去做,但是家長的提醒就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壓力。
那么,如何在送孩子去學校的時候,能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呢?
第一,家長應該了解幼兒園的時候孩子的性格和情緒
,然后再根據(jù)幼兒園的要求去引導孩子的性格。
如果家長想要在送孩子去學校的時候,能提前帶著孩子去做一些準備工作,那可能會更好一些。
第二,不要因為孩子不愿意去幼兒園就隨意給孩子貼上不聽話的標簽
,這樣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陰影,家長在挑選學校的時候,可以根據(jù)孩子的性格特點,去引導孩子。
1、給孩子報名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情況,不要盲目跟風
。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家長也不例外,有些孩子在外面會比較成熟,但也有些孩子比較膽小。在學校里面,老師應該更加關注孩子的狀態(tài),在班級里面的情況,不能盲目跟風,孩子們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學校。
2、給孩子多一些鼓勵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家長要注意不要給予孩子太大的壓力,在給孩子報補習班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能盲目跟風。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家長們也應該多多鼓勵孩子,鼓勵孩子們的成績。
3、給孩子多一些鼓勵
。作為家長,不要覺得孩子什么都不懂,不要老是指責孩子不聽話。適當?shù)臅r候,給孩子一些鼓勵,或許是能夠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成績,不要對孩子失望。
4、有興趣愛好,可以讓孩子養(yǎng)成一些特長
。如果孩子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那么也可以給孩子報興趣班,讓孩子更多的釋放自己的精力,興趣愛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讓孩子因為愛好而忽略了其它的事情。
5、多鼓勵孩子
。有的孩子可能真的是喜歡畫畫,那么家長就可以鼓勵孩子去學這方面的東西,鼓勵孩子多去嘗試其他的愛好,比如,打籃球,游泳,或者是籃球,幫孩子多交朋友,多多培養(yǎng)孩子的各種興趣。
當孩子有了一個愛好之后,那么孩子的注意力就會放在這些愛好上,即使孩子偶爾有了一些失誤,家長也不能對孩子劈頭蓋臉的一頓訓斥,這樣只會讓孩子對事物失去興趣,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如果家長能夠在孩子出現(xiàn)失誤的時候,通過鼓勵的方式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自信心就會更加的足夠的建立,這也是孩子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堅持下來的原因。
父母的正確引導,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錯誤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嚴厲地制止孩子,希望能夠讓孩子改正錯誤,但是這樣一來不僅起不到效果,還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更加厭惡,到最后孩子不愿意改正,只想放棄。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影響,讓孩子覺得自己無論怎樣都不被認可。
所以家長可以從這一點入手,幫助孩子建立起真正的自尊。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要先對孩子給予肯定,而不是批評孩子,打擊孩子。
2、多給孩子鼓勵和表揚
當孩子做出正確的行為的時候,不要吝嗇表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認同感,同時也可以從孩子的角度上看待問題。
如果孩子在很多事上做得不正確,并且還有很多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可以在孩子做的過程中加入一些正面的語言。
這樣會讓孩子對父母的愛產生正面的心理暗示,從而讓孩子更加有信心去解決問題。
3、換位思考,理解孩子
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有時候家長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要多想一下問題并且去理解孩子。
這樣的溝通才會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感受,也會讓孩子更加珍惜父母對自己的信任。
四、嘗試給孩子減少一些壓力
壓力的來源其實就在于家長本身的壓力,現(xiàn)在很多家長都不愿意去給孩子增加壓力,甚至很多家長自己還想要給孩子減少一些壓力,但是他們給孩子施加的壓力其實并不足夠,所以他們不妨嘗試給孩子減少一些壓力,這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能夠讓孩子自己釋放壓力的方式。
所以家長也可以試著讓孩子做一些適當?shù)倪\動,如果孩子在運動中會釋放自己的壓力,那么孩子就不會對學習產生太大的抗拒。
五、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找到平衡點
平衡點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找到平衡點,在面對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jié)的時候,不會像現(xiàn)在這么苛刻,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如此。
有一些家長給孩子制定的目標過高,
這也是導致孩子的壓力很大的原因,而且孩子在家長面前特別的緊張,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會發(fā)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