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孩子教育視頻
在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中,孩子長期受到來自家庭的傷害,家長打罵孩子,并沒有教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更沒有教會孩子如何用正確的方式解決問題,或者說家長非常溺愛孩子,才會導致孩子出現叛逆期的嚴重后果。
大家不妨看看這樣一個視頻,視頻中的男孩哭得非常傷心,他說:“如果我沒有做錯什么事情,媽媽會打我,甚至還會罵我。”
“我是個壞孩子,如果我沒有做錯事,媽媽會打我,我該怎么辦?”
孩子為了躲避懲罰,會為了不讓家長懲罰自己,也會刻意壓抑自己,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自我防御行為,孩子在用這種方式來防御自己被懲罰的恐懼。
他們對自己的錯誤會特別敏感,孩子會下意識覺得“都是我不好”,這就形成了心理暗示,潛意識中他們會把錯誤當作“我不好”,所以只能通過“撒謊”來掩蓋自己的問題,所以才會被父母所討厭。
3.學會求助。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不愿意承認錯誤,是因為他們內心深處并沒有承認錯誤的勇氣。
比如說,父母告訴孩子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然后孩子就真的相信,自己沒有吃過。這個時候,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為什么不可以吃。如果這個謊言已經說出去了,那么父母就應該讓孩子明白這樣的謊言會帶來的后果,這樣孩子就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改正錯誤。
4.學會道歉。
如果孩子真的做錯了事情,父母對孩子道歉,并且告知孩子以后怎么改正,那么孩子就會明白犯錯誤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并且父母對孩子道歉并不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孩子還是改不了,那么父母就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并且改正,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做的錯了就會受到懲罰。
5.給孩子一個好的心理暗示。
如果孩子總是說謊,那么就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心理暗示,當孩子下一次說謊的時候,就可以給孩子一個心理暗示,告訴孩子如果一旦下一次再出現這樣的事情,那么就一定會受到懲罰,這種心理暗示也會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受到懲罰,那么也就不會去想著要怎么辦了。
6.接納孩子的情緒,包容孩子的想法。
孩子說謊的時候,情緒也是很難受的,父母首先要接納孩子的情緒,承認孩子撒謊是不對的,然后引導孩子將情緒調整到理性,理智的基礎上去考慮這件事情。
我們可以用“包容”的語言,讓孩子在允許的范圍內去試錯,從中總結經驗,避免下次出現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一場謊言。
7. 借用懲罰的方式,讓孩子去彌補過失。
雖然這種方式會有些許不好,但如果孩子已經意識到撒謊,那么就要嘗試讓他承擔過失,承擔相應的后果,讓孩子在承擔后果中成長。
8. 坦誠相告,不要責備孩子。
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孩子的行為和性格,都是從父母身上反映出來的。如果孩子撒謊,一定要考慮孩子的言行,不要責備孩子。如果孩子本身品行不端,那么家長就要反思自己是否言行不一。
9. 誠實守信,遵守承諾,身體力行。
誠實守信是我們要提倡的品質,家長要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
對于孩子的教育,父母一定要理智、誠信、誠信,這樣才能培養出來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
10. 可以引導孩子結交朋友。
這個朋友可以是玩伴,也可以是游戲。父母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玩游戲,一起研究,一起完成一些對他來說是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引導孩子發現身邊人的優點和缺點,當然,通過這些他的經歷,也會讓他學會怎樣去寬容待人接物。
11. 學會與人溝通。
我們可以通過跟孩子玩一些親子游戲,引導孩子,不僅可以讓他更加深刻地理解友情,更重要的是能讓他們把朋友當成知己。跟朋友疏遠,是許多孩子的常態。如果在校園之外見到不受歡迎的孩子,父母應該及時報告給孩子,否則他們會覺得很丟臉。
12. 鼓勵孩子。
我們要鼓勵孩子多與人溝通,讓他們明白,只有和別人溝通,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我們要培養孩子,學會交朋友,如果自己不愿意和別人溝通,建議可以用一些激勵的話,激勵的話,這會讓孩子更加地去學習和進步。
13. 樹立明確目標。
目標是指引前進方向的燈塔,孩子內心堅定了目標,就不會輕易地去迷失。只有目標明確了,才能讓孩子明確了方向,并且更加努力地去實踐。而目標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比如說,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父母如果只是采取批評教育的方式,不僅不能激起孩子的上進心,反而會讓他覺得學習是一件極其枯燥無味的事情,學習是一件不值得讓人喜歡的事情。
舉一個例子,其實就是孩子上個學期開始學習比較差,總是比其他同學成績差。其實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從孩子上了一個學期開始,就進行了相應的幫助,幫助孩子逐步建立起學習的信心。然后再從一學期開始,就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重新對學習有興趣。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