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的患者會明顯的情緒起伏變化,就像是上文中的我一樣,出現心境的高峰會出現大喜,因為短而短,而抑郁低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情緒變化時好時壞,自我意識增強,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有時候還可能會出現鉆牛角尖、哭泣、自我評價低、自責等行為。
臨床上,最為常見,有時被稱為“愛的回收”,這種行為通常在人不知情的時候發生,如患者在失戀之后會有夸大的沮喪感,與自己的“愛情”有關,總之患者會認為自己已經是精神疾病的奴隸,這種情況一般不會持續太久,但有些患者會在他們發病之后表現出來,比如突然在抑郁的時候,在躁狂的時候表現出心情很好,在輕度的時候又會出現明顯的抑郁癥狀,他們也會認為自己可能是病了。
抑郁癥有什么癥狀?
雙相情感障礙主要有三大表現:
1、抑郁癥的主要表現是心境低落、思維緩慢、活動減少,且持續至少有2周以上。
2、從發病到確診,心境低落是抑郁癥的主要表現之一,抑郁癥患者往往在某一階段會出現自殺念頭,并在這一階段可能會對個人的日常生活及社會功能產生不良的影響。
3、興趣喪失、無愉快感,或有明顯的自責自罪觀念或行為,持續出現睡眠障礙、食欲減退、體重下降、便秘或體重減輕、性欲減退、陽痿、閉經等。
4、思維遲緩,反應遲鈍,思路閉塞,自覺“腦子好像是生了銹的機器”,“腦子像涂了一層漿糊一樣”。
5、意志活動減退,不愿出門,不愿與人交往,回避社交活動,日常生活中也缺乏熱情大方、陽光自信的特質。
6、行為懶散,懶散意味著缺乏責任感,缺乏動力。
7、自責自罪觀念嚴重透支,認為自己受到傷害,有自殘行為,甚至想到了輕生。
8、自殘自殺行為,有些人在生活中沒有獨立能力,很少與人聯系,不懂得照顧自己,還有一部分人際關系不良,通常采用自殺自殘的方式。
9、不肯向他人敞開心扉,經常感到孤獨寂寥,郁郁寡歡。
10、對生活沒有期待,認為生活沒有意義,非常悲觀厭世。
12、時常有自殺企圖,經常幻想、自殺沖動,認為活著沒意思,時有自殺企圖,甚至有幻覺。
13、行為怪異,不愛出門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常常待在自己的房間里,不與人交流。
15、注意力難以集中,做事情猶豫不決,經常丟失東西。
16、過分依賴某些活動,如做作業、看書、查資料,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不感興趣,常常獨處。
17、常有驚訝的現象,并且會對以往喜歡的活動喪失興趣。
18、難以集中注意力,常常有明顯的煩躁、憤怒、抑郁等情緒。
19、行為沖動,行為魯莽撞撞撞,情緒波動大。
20、自我評價過高,難以適應環境變化。
21、有離家出走、逃學、結交朋友,甚至可能出現暴力傾向。
22、說謊、逃學、輟學。
23、驕傲自滿,聽不進正確的意見,狂妄自大。
24、自卑、孤獨、任性、貪玩、早戀、吸煙、喝酒、打架斗毆、逃學、離家出走等。
這三個因素往往會導致孩子青春期的抑郁情緒,嚴重的還會導致孩子抑郁癥。
如何預防抑郁癥的發生?
1、保持良好的心態
保持良好的心態很重要,父母首先要學會自我調節,保持良好的心態。
同時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遇事冷靜,不輕易發火。
遇到了煩心事,可以給自己做出一個合理的計劃,而不是任意妄自菲薄,導致情緒崩潰的情況。
2、合理安排飲食
孩子如果食欲不佳,不是很餓,吃的太多自然會厭食,導致營養跟不上。
可以給孩子做好飯菜,加餐,或者準備一些孩子喜歡吃的食物,避免讓孩子感到饑餓感。
另外家長在進食時可以讓孩子保持安靜,坐下來吃水果,不要去玩手機,看電視等。
這樣在進食的時候,孩子的身體就會變得活躍起來,大腦也會變得活躍起來。
另外家長也可以和孩子多做一些能夠讓人變得更好的活動,例如親子一起做運動,一起做手工,一起玩耍等,而不是只做一些看起來比較枯燥乏味的事情,這樣也能讓孩子的大腦更加的活躍。
最后,希望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好
的話,家長也不要再去打罵孩子了,不然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差,家長需要多和孩子溝通,還可以嘗試鼓勵孩子的學習,不要只是一味的批評,這樣會讓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
家長要明白,你的打罵,不僅不會讓孩子學習成績提高,反而還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差,所以家長們一定要記住這一點,這樣才能幫助孩子變成更好的人,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
畢竟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教育,家長們一定要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