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叛逆是什么原因呢?
據說德國諾貝爾獎得主奧托·瓦爾基說:
“一個人的成功,85%取決于天資,85%取決于后天努力。”
—— 陳美玲
一個愛生氣、愛惹事、愛發脾氣的孩子,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長必須要格外重視。
但是,在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這些“不聽話”、不乖的表現,都是孩子心理上的“創可貼”。
這可能是由于孩子平時在家里得不到父母足夠的關注,所以,才做出了一系列不聽話的舉動。
家長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在言行方面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問題,一定要及時向專業人士求助,越早干預越好。
李玫瑾教授建議,如果孩子有這些行為表現的話,家長就要多注意了,看看是不是“進入”叛逆期。
一、什么是“叛逆期”?
“叛逆期”是心理學家們的一個說法,代指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快速發展,對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要。
叛逆期是孩子由不聽話轉變成“成熟”的一個標志,是他們成長的一個標志。
然而,在一個家庭中,家長的角色定位很重要,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有主導作用。
家長要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要有一雙“腳”,幫助孩子發展自我同一性。
比如,媽媽要懂得欣賞孩子,經常對孩子豎起大拇指,欣賞孩子的優點;孩子成績沒考好,也要懂得欣賞孩子,對孩子說:“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
2.正確引導孩子樹立理想
“理想是孩子成長的動力”,因此,引導孩子樹立理想,樹立理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現在的父母常常以孩子小不懂事、不聽話為由,違背教育規律,而選擇了忽視孩子的理想,甚至敗壞孩子的成長空間。
其實,理想與孩子的成長同步,是一種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品質的教育工程,目標是以幫助孩子獲得成功為目的,以幫助孩子樹立理想。
在孩子的求學之路上,家長應該讓孩子懂得人生、樹立理想,把實現理想的自覺付諸實踐。如果家長將自己的理想強加于孩子,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對自己的掌控感,讓孩子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失去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自由的空間,適當的引導,讓他們做出正確的選擇,才是對他們的負責。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