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三歲孩子不聽話,兩歲到四歲是叛逆期?
兩歲的孩子到了叛逆期,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如果說是兩歲,那就是叛逆期,那孩子的叛逆是什么呢?
2歲,我到了一個屬于“另類期”。
這個年齡的孩子想吃自己的,想尿尿尿,對于爸爸媽媽來說,似乎是個小“怪癖”。不喜歡和爸爸媽媽玩,對于他們的要求總是說“不”。
這些“怪癖”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叛逆期?
所謂的叛逆期,其實就是孩子一系列的行為活動和心理活動,都是由孩子的學習和自我意識的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孩子的叛逆期是和孩子內(nèi)心的沖動、躁動、對規(guī)則的堅持,以及行為沖動等,以及心理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適應性行為的不同。
這兩個時期的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是典型的“擰巴”的、“不聽話”的。
一般情況下,父母要知道的是,對于2歲以前的孩子,我們盡量不要去干涉他們。
其次,如果孩子是3歲以后,那么父母就要給孩子一些自由,讓孩子在可控的范圍內(nèi)去探索和成長。
當然,孩子的成長是不能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如果孩子3歲后,父母在身邊,孩子會變得很乖、很聽話,但如果父母消失,孩子卻變得很“任性”,變得很“擰巴”。
這個時候,父母就需要尊重孩子的自我管理。
這種情況下,父母不能一味地控制孩子,應該以尊重孩子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尊重孩子,和孩子一起制定規(guī)則,孩子會更加愿意遵守規(guī)則。
為人父母就是要尊重孩子的自我管理,以及孩子自身的獨立意識,要讓孩子知道他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做,一旦規(guī)則建立,家長應該盡早收起“不可以”的命令,溫柔而堅定地讓孩子遵守規(guī)則。
首先,讓孩子知道規(guī)則是一定要遵守的,如果孩子想違反規(guī)則,就必須要承擔相應的后果。
其次,在家里制定規(guī)則,讓孩子參與進來,尊重孩子的想法。
這個是家庭規(guī)則,孩子要把自己放在首位,只有自己參與其中,才能看到規(guī)則的真正價值和意義。所以,在家庭里面,每個人都要遵守規(guī)則,如果不想讓孩子變得過分依賴,自己就必須以身作則,放下手機,用實際行動來規(guī)范孩子。
第三,尊重孩子的選擇,鼓勵孩子去做,和孩子一起去嘗試。
孩子的人生是自己的,但又是多變的,這個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面對這些困難,做父母的要適當?shù)墓膭詈⒆?要讓孩子體驗失敗和成功的滋味,培養(yǎng)孩子的承受能力。比如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要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不要打罵,要耐心地教他解決困難,讓他有足夠的信心繼續(xù)努力。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情緒也是得到了安撫,也得到了父母的認可和尊重。這樣的孩子才會主動學習,也更有積極性。
當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做得不對時,家長應該多多少少給予鼓勵,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長處,這樣孩子內(nèi)心會更加的自信,孩子也會更加主動,從而變得更加的優(yōu)秀。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