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工作是全民需要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要使青少年們成為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構建全面、科學、系統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需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認真、嚴謹、合理地落實每一個環節,認真、全面、有效地開展工作。
今年暑假,廣州市某小學六年級班主任陳文婷每天不厭其煩地和學生談心,認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耐心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在她看來,開學后,班級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注。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除了自身的因素外,更多的因素都是由家庭、父母所致。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態,調整孩子的生活規律,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把充沛的精力放在學習上。同時,也需要我們家長以身作則,陪伴孩子一起努力實現夢想,比如通過努力學習來充實自我,提升自己,形成良好的價值觀。”陳文婷說。
專家建議
家庭教育法 管好基礎 把家風建設好
“雙減”政策實施,這讓家長明白了什么是好的開始,同時也讓孩子體會到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這些決定性因素就會在家長心中產生深遠的影響。
對孩子要多鼓勵少批評
“雙減”政策,對家長和學生的要求是一次又一次“改作業”,希望學生能做到在校認真完成作業、按時完成作業、積極參加課外活動、認真檢查作業等,但對于已經進入到“查漏補缺”的學習狀態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注意,要多鼓勵少批評,同時注意給孩子充分的自我選擇和私人空間。
經過10多年的摸索,“親情關懷”模式漸漸成為一種家校分工合作的模式,也是部分家長忽略了這一點,才會有這樣的現象。
對于學生而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也會漸漸形成“包辦型”教學模式,因此,家長和學生都要抓緊時間努力學習。
針對學生這一特殊情況,這個暑假要安排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習慣、習慣和能力。
在暑假的時候,可以安排一些針對性的課外閱讀的課程,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開闊學生的眼界。
可以安排一些豐富多彩的閱讀項目,比如,去博物館、科技館、天文館、動物園、水族館,各種博物館參觀或探險之類,帶孩子多方面的探索,也是培養學生探索欲的好方法。
暑假可以多帶孩子去旅行,不僅可以開拓視野,還可以豐富知識,這比單純的讓孩子一個人呆在家里學習要有效百倍。
還可以趁著假期,帶孩子去博物館參觀歷史、人文歷史、科技館,激發他對歷史的好奇心,讓他感受歷史的樂趣。
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起自主學習的能力,更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學習。
三、鼓勵孩子敢于夢想
孩子只有敢于夢想,才能有夢想,才有學習的動力,才會有學習的動力。
因此,鼓勵孩子敢于夢想,敢于夢想,是對孩子學習生涯發展最好的助力。
同時,也是孩子處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
父母應該充分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長處,和孩子在一起,父母同樣要承認并且正視孩子的各種各樣的優點。
這世上不存在所謂的完美父母,也不存在所謂的親子共生。
要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多觀察孩子的優點,在不斷地調整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自信地成長。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