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兒子突然叛逆厭學,我該怎么辦呢(高三,兒子突然叛逆厭學,我該怎么辦呀)
導語:我們有太多認真的媽媽,努力的媽媽,可是舍得去思考的媽媽卻并不多。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昨天,一位讀者發來信息:
“兒子上高三了,本打算這一年陪他拼搏,可是兒大不由娘,他就是不好好學,回來手機不離手,我守在他跟前快支撐不下去了,明知道管他沒用,但還是忍不住去管,什么事都干不下去,整天光想著這件事,眼淚說流就流。最近兩周孩子已經不愿意與我交流,真不知道剩下的180天該怎么過。”
經過詳細詢問得知,她的兒子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在孩子的學習上也沒少費工夫,初中和高中都在重點中學讀書,正常情況下,孩子考一所好大學根本不是問題,可是自從高中起孩子就失控了。最近愛上打籃球,還經常跟父母講條件要買籃球鞋,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她說:“我很努力在做一個好媽媽,到頭來孩子如此敵對我,我真的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媽媽。”
隔著手機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對面這位媽媽的傷心。不得不說,現在是一個拼媽的時代,每一個媽媽身上背負的除卻跟男人一樣的社會壓力外,還有養育子女的重任。
高三,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這份考驗帶來的壓力常常讓人容易失去清醒的判斷,不能理智對待。
關心則亂,所以,局外人往往看得更明白。高考固然重要,但它只是人生的一個中轉站,放平心態,就會看到這也不足以影響一生。
微信上,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這位媽媽的形象忽然清晰起來,這一定是一個足夠負責認真的媽媽,常常會反思,常常會自責。十幾年對孩子非常用心,可是就是這份用心,在即將收獲的季節,一點點的風險都足以讓她倒下,因為長久以來,她付出的太多了,多到不可以承受任何意外。
高考與其說是孩子的人生轉點,不如說已經成了這位媽媽的奮斗目標。
任何事情,物極必反,家長過于承擔過于焦慮,一定會造成孩子的撂挑子不干,或者逆反。
世間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回顧上學時的情形就會發現,真正成績拔尖的從來不是那些看起來很努力的學生,而是輕輕松松,書本上都沒什么筆記的學生。
前一種學生舍得花力氣,身體很累,其實思想很輕松。后一種學生,看上去不用功,其實功夫全在腦子里,因為他舍得去思考。
作為媽媽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有太多認真的媽媽,努力的媽媽,可是卻大多在花笨力氣,只是看上去很努力,真正舍得花時間動腦子去思考的媽媽卻并不多。
對此,我提出了四點建議。
先關照自己的情緒,恢復平靜。
每一個做媽媽的人都會深有體會,當自己手忙腳亂,忙成一團,一定沒辦法好好照顧孩子。對于高考,媽媽的焦慮看似因孩子而起,其實與自身的經歷和價值取向不無關系。
客觀來講,高考是孩子的事情,最著急的應該是孩子而非父母。誰的情緒誰負責,想要做出明智的決定,一定要先處理情緒。
我建議這位媽媽先放下對孩子的關注,好好放松幾天,短途旅行、逛街休閑都好,先讓自己神經松弛下來,處理好情緒,恢復平靜之后才能生發智慧。
避免越界行為,帶著覺察去行動。
這位媽媽說道,最近孩子不愿意與她溝通交流,表明他們的親子關系已經出現問題了。媽媽很可能因為過于焦慮產生了越界行為,導致孩子的反感。
所有親密關系中,都要保持尊重,保持自己不越界。我們始終要明白,作為父母,我們只能輔助孩子,至于孩子的人生,還需要自己做主,主次是不能顛倒的。
所以,我們做什么時,需要帶著覺察,始終把握一個度,一個原則:激發孩子的內在能動力。而不是只看到事情,只講究對錯黑白,跟孩子在表面上較勁。
注意管教方式,靈活并帶著關切。
管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什么都直來直去,管得太硬,常常會讓孩子產生逆反,效果不佳。尤其是孩子已經上高三了,更需要得到足夠的尊重和平等的交流。
跟孩子的相處需要動腦子,婉轉表達。很多家長管教的方式與達成的效果常常南轅北轍,費了很大的力氣,卻把孩子越推越遠。
平時一定要多想一想再管。這樣說這樣做,孩子會有怎樣的感受,會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孩子越反感叛逆,我們越要謹言慎行,不要由著性子將自己的焦慮轉嫁給孩子,卻沒有任何效果。
堅定立場,樹立權威。
聊天中,這位媽媽還談到了孩子總會講條件這件事。其實不難看出,媽媽焦慮至此已經影響到了孩子的心態,孩子把學習看作是給大人學的,提條件成了他好好學習的等價交換,理直氣壯。
而媽媽立場不堅定,為了孩子能好好學習,更是特別容易妥協,這更是刺激了孩子不斷提條件。
想要改善這種狀況,一定要認識到,學習真的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應以任何物質交換作為基礎。當孩子提出無理要求時,堅定自己的立場,不能買就是不能買。堅持到底,逐漸樹立起作為父母的權威,而不是被孩子牽著鼻子走。
其實當媽幾年,隨著孩子的長大,我愈發覺得,當媽真的不只是體力活還是技術活,需要不斷磨練自己,學會深入思考。
想要做一個好媽媽,真的不簡單。但是苦中有樂,當我們很積極地去面對這些問題,舍得花時間力氣去想一想,去動動腦,我們自身一定會越來越成熟,思維一定會得到開拓,而孩子一定也會受到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