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讀書,并學做人(讀書是學會做人和做事)
人生是一段不長的旅程,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焦慮、迷茫、胡思亂想上。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想不通的事情就不想,做不到的事情就不做,沒什么大不了的!
閑暇時光,與其跟負面思維和情緒斗智斗勇,不如靜下來,讀讀書、學學習、做做事。
讀讀書
著名主持人楊瀾說:開卷有益。
是的,讀書真的不必帶著目的和功利心,去讀就行了,也不必刻意去記憶里面的句子或觀點或知識,讀完,忘了正好。
讀書的意義在于,讀著讀著,想起了生活、產生了共鳴、愉悅了身心、啟發了思考、了解了自己未曾了解過的東西,僅此而已。
跟刷短視頻、看電影、追連續劇,聽音樂什么的,其實沒什么兩樣!
但是,文字有一種獨特的力量,是其他媒介所沒有的,那就是讀書使人寧靜,讓時光變慢,從而驅散內心的浮躁與不安。
學學習
學習跟讀書是不一樣的,讀書更多是開拓視野、啟迪思維、促進思考;學習則是為了習得某種知識或技能。
以前有句話說,知識改變命運,我剛開始深信不疑的,后來發現不是那么回事,就像有些學習很勤奮,考試很厲害的人,在工作和事業并不見得就有多好一樣。
那為什么還要學習呢?
有句話我挺喜歡的:什么都略懂,生活才好!
一個人會的東西多了,生活的體驗感才能更好,比如消磨時光,有很多人喜歡打麻將,那你是不是先要會打才行啊?
想自駕去遠方旅行,體驗在路上狂奔的樂趣,那是不是先得會開車啊?
想參加戶外活動,找尋不一樣的生活意義,不學點戶外知識,啥都不懂,體驗感能好嗎?
想閑暇時光彈彈琴唱唱歌,陶冶一下情操,可是不會彈琴也不能高歌一曲,又怎么陶冶呢?
學習不能功利化地等同于學習某種謀生賺錢的技能,這樣很多時候,只要是不能賺錢的知識或技能,你都不可能有興趣去學習的,這樣的人生很容易陷入一種死循環。
因為不知道這些知識和技能能否帶來收益,所以沒興趣學,因為對什么都不感興趣,所以最終什么也不會,什么都不會,也就等于什么都沒法做。
什么都不做的人,生活和事業能好的話,豈不是天下怪事?
喜歡攝影的人,最后成了攝影界的企業家;喜歡戶外運動的人,最后成了戶外運動的大咖;喜歡寫作的人,最后成了作家,從而收獲到真金白銀的比比皆是。
對什么有興趣,那就去學學,不要問那么多諸如學這些有什么用之類的問題!
人活著遲早都要死的,那活著有什么意義呢?如果抱著這種疑問去生活,估計啥也不用干了!
活著就猶如一張白紙,空空如也,確實沒什么特別的意義,但是你要變成一個生活的畫家,用手中的色筆,去繪出積極、美好、豐富的人生畫卷。
學習則是讓生活更有意義的一種方式,學習經營、學習技術、學習琴棋書畫、學習吃喝玩樂。
懂美食,吃起來不僅有味蕾的享受,更有精神的愉悅,因為它超越了單純的感官享受;
懂喝茶,喝茶就不會止步于止渴,而是品出一種靜雅文化,詩意人生感;
去旅游不學習目的地的風土人情,社會地理,不做做攻略,去到了也就只能到處打卡,到此一游了;就算老了,退休了,想去跳個廣場舞,不也要學嗎?
退一萬步說,無論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學哪一樣,都比那些迷茫、焦慮、胡思亂想等負面情緒都要好上成千上萬倍!
放寬心態、學點東西,當浮躁的功利心消散,學習便是一份獨特的樂趣,更是人活得更有深度的不二法門。
做做事
工作是一個人很重要的精神支柱,所以人活著就要找點事做的,無所事事的人其實是很無聊的。
卷和躺平是做事的兩個極端,前者拼得要命,努力把自己活成了一臺永不停息的機器,直到出現故障才能停下來。
后者懶得要命,把自己活成了一根廢柴,生火煮飯點不著,做家居質地又不好,用行尸走肉來形容最恰當不過了。
如果在兩個極端之間選一個的話,我覺得情愿選擇卷,也不要選擇躺平,因為躺平是天底下最累的事情,不僅累身、更累心。
當然了,最理想的做事狀態,是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適合自己性格特質的平衡點。
盡己所能、服務社會,人在這個社會上,總得做點對社會有益的事情的。
人是社會性的生物,只有對社會有益,有貢獻,才能獲得生存所需之物質,獲得被需要、被尊重的精神價值,從而活得富足、充盈而有意義。
可是,不知道做什么好,怎么辦?
魯迅說:世界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這句話,我有兩種解讀:
一是,如果確實不知道做點什么好,那就看看別人做什么,自己也去試著做一做,很多人走出來的路,雖然擁擠,但起碼能走,從眾、隨大流也沒什么不好的;
二是,如果有自己的興趣和想法,那就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做,不要在乎一時半刻的回報,更加不必在乎別人的評價,牛頓被一個掉下來的蘋果砸到腦袋,一般人只會破口大罵,但牛頓會去思考和研究,蘋果為什么是往下掉,而不是往上掉?
與眾不同的角度和思維,就是普通人和天才的分界線。
可是,不知道做了有沒有收獲,怎么解?
漫畫家蔡志忠說:很多人總想著賺錢,最后也沒賺到什么錢,反而專注地做一件事,一直做,一直做,反倒賺了不少錢。
這個世界上,沒有預言家,沒人能告訴你,做了什么就一定會有回報,但是不去做,就肯定是沒有回報的。
寧可做事做了半途而廢也好過天天空想,啥也不干吧?!
當然了,想事也是做事的一部分,想和做并不矛盾,想不通的時候,去做做事;事做不下去了,就停下來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