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叛逆怎么辦?老師教您4個親子溝通方法答案(青春期孩子叛逆怎么辦?老師教您4個親子溝通方法的原因)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很多家長會發現,原本十分乖巧的孩子忽然間就變得叛逆起來: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倔強了,經常頂撞家長,家長不想讓孩子做的事他們偏要做,甚至對家長不理不睬。這些表現讓家長很不理解,也很煩惱,究竟該如何與孩于進行良性溝通,如何應對這種孩子的叛逆行為呢?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教育專家雷老師告訴家長們,不能把孩子稍不聽話就歸為叛逆。有些家長可能是小題大做了,有時家長的要求根本不合理,孩子當然不聽了。有個家長曾反映,自己讓該子幫忙拿個東西,孩子就大聲地說一“不”。其實這又有什么不對的,孩子能說“不”,說明這個孩子還是挺有勇氣的,如果這就叫叛逆那就錯了。
孩于的一生要經歷兩個叛逆期,首先是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這是孩子第一個人生獨立期,這一時期的孩子會有一種“自己長大了“、“家長不能再支配我了”這樣的一種心態,這樣白然會產生“反抗”的行為。家長應該把這種行為看做正常現象,如果孩子到了這種獨立期沒有這種心態反而是不正常的.
第二個叛逆期是在孩子的青春期,這一時期孩子要自由、要擺脫成人的束縛,但處處碰壁;他們要獨立,要自己決定自己的事,但屢遭反對;他們要去尋找屬于自己的世界,但又缺少勇氣。所以在現實與心理需求產生極大反差的情況下,孩子會更明顯地對抗和拒絕大人的要求和原則。
總之,叛逆是孩子在相應的心理時期的一種心理表現,處理不當就會導致孩子嚴重的叛逆行為。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叛逆心理,這與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
家長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叛逆?
1、家長和孩子缺乏溝通。
由于親子間缺乏溝通,孩子會覺得家長不理解自己,家長則認為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兩代人的差距越來越大,慢慢地孩子變得反叛起來。
2、家長對孩子過分的嘮叨
孩子一不聽話,家長就嘮叨個沒完。殊不知,當孩子過多地接受了重復不斷的教育內容時,他的大腦會對這些信息進行自然屏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時間一長孩子覺得聽煩了、聽膩了。即使他明白家長說得十分有理也不樂意照著做了。
3、家長的溺愛導致孩子以目我為中心。
有些家長從小溺愛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不論什么事家長都隨著孩子的性子來,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大人聽自己的是理所當然,家長稍稍提出一些孩子不樂意的要求,就會引來孩子的抵觸,
4、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高
一些家長很少考慮孩子的能力、年齡和原有基礎等因素,盲目地對孩子提出一些過高的、不切實際的要求。日久天長,當孩子感到心力交瘁、再也無法承受這些壓力時,他們就會奮起以言語或者行動來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