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系中父母的情緒管理(如何處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緒)
圖片來源網絡
但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其實是因為家長有希望需求,孩子沒有給到很好滿足,家長情緒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雙方沒有互相理解,互相體諒彼此的感受,就無法產生解決問題的共識。
那針對類似的情景,我們進行親子溝通沖突時,該怎么辦?
其實,大家可以啟用如下溝通模式進行更好的表達:
但針對以上溝通方式,解決家長困擾的問題時,請關注以下關鍵點:
生活中,以下我的親子溝通案例,也嘗試了這個模式,發現和女兒的溝通,比之前更加順暢了。
上周末,我單位工作比較多,需要加班,孩子一個人在家,下班回來還要買菜燒飯,吃晚飯已經很累了,什么也不想做,就想早點躺下歇歇。
就在這時,女兒看我沒事做,就對我說“媽媽,今天白天我在家做的一些拓展作業幫我批改一下吧”。
放在以前我會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要睡覺了,你就自己搞定,不要什么都讓大人幫忙”,之前在孩子面前我也不會直接表達出太累和想早點休息的信息。
這時孩子就會帶情緒的走了,自己去房間干,但嘴上嘟囔著:“平時都是你幫我批的,為什么今天不可以。”她就會很不理解~
但這次我嘗試了這個溝通模式,具體如下:
我的回答是:
“最近很多作業和拓展都是你自己安排妥當,今天拓展就自己一個人在家完成了,這個批改你也可以完成很好的。(對孩子行為描述)
加上今天一天下來,媽媽太累了,腦袋已經轉不動了,想早點休息!(表達媽媽的感受)
不然,媽媽還要花15分鐘去核對你的拓展,我一會晚上沒力氣帶弟弟睡覺了,你自己完成答案對照吧,讓媽媽先休息調整一會!(對媽媽的影響)
孩子當時就表示非常理解,二話不說自己去做了。
可見,日常生活中,用正確的溝通方式和孩子有效交流,孩子是可以更好理解大人的需求和感受的~
為了減少親子溝通沖突地出現,尤其家長有情緒困擾時,大家也可以嘗試一下這個溝通模式,說不定?驚喜發生……
~~~~~~~~~~~~~~~~~~~~@本人:我是愛??寫心得和感悟的“玻璃韻”,也是有兩位寶貝的親子教育實踐者,平時愛教育,愛教學,愛英語,愛教研,愛生活,愛學習,愿意與您共成長!更多分享,請記得+關注我[來看我]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