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上學已經一年多了,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孩子除了悶在家里整天癡迷于手機游戲外。
哪里也不去,也不跟父母交流,作息時間完全顛倒。每天就做兩件事情—睡覺和玩手機,吃飯對他來說都已經不重要了。
孩子以前不是這樣的,陽光、開朗、活潑、自信,雖然學習成績不太好,但是還算聽話。
自從上了初中以后,孩子就慢慢變了,孩子開始說,在學校學習壓力太大,不太想上學了。
當時我和他爸爸也沒太在意孩子的話,我們感覺孩子是遇到困難想逃避,是被我們嬌生慣養習慣了。
比較任性而已,這些話也就是說說。考慮到孩子這么小的年齡,不上學能干什么啊?
所以我和他爸爸不同意孩子的無理要求,讓孩子堅持上學。
孩子在家里就像發神經一樣,整天說我們的不好。說他小時候我們對他是如何如何的嚴厲、如何如何的對不起他。
如何如何地不理解他、哪一次冤枉了他、哪一次打了他、哪一次把他的東西弄丟了等等。
慢慢地孩子也不去上學了,在家里除了數落我們的不是,就是玩手機。我如果不順從他的意思,就對我拳打腳踢。
就這樣孩子在家里呆了一段時間,我們覺得既然孩子不講道理,那就用行為來干預孩子,讓他去上學。
但是,每次干預,孩子采取的應對措施就是不吃飯、砸東西、罵我、打我,有的時候還拿刀嚇唬我,威脅我,說要殺掉我然后再自殺。
那個歇斯底里的樣子,我們看了都害怕。結果是干預一次失敗一次,孩子反而更變本加厲一次。

孩子在家里呆的時間越來越長,脾氣也越來越大。他還在網上查找出一些癥狀,然后告訴我們。
他就有那些癥狀,什么胸悶、頭痛、難受、惡心、嘔吐、生不如死等等。
真真假假,把我們都搞蒙了,不知道他哪句話是真,哪句話是假。
如果要他上學,他就用頭撞桌子,然后說自己腦震蕩,難受,不能去學校。
考慮到孩子這樣下去就完了,我們就耐著性子跟孩子商量,既然不愿意上國內的學校。
咱就想辦法上國際學校,要不先上雅思?孩子也同意了,白天上雅思,晚上一回來還是手機不離手。
睡覺時間開始推遲,起床時間也推遲了。
他的理由是,他要把白天耽誤的游戲時間補回來,睡得晚起得肯定晚。就這樣堅持了沒幾天又不去了。
沒辦法,我們又給孩子聯系了一所上海的國際學校,報了名也交了錢,結果孩子去了一天又不去了。
說那里不好,還是想出國。我們告訴他想出國就要讀雅思,讀雅思就要堅持。他一聽,馬上又改口說,先休息一年,明年再讀。
就這樣,孩子又蜷縮在家里,整天玩游戲。我們能夠明顯地感覺到,孩子在不玩游戲的時間里特別難受,就跟吸毒的人毒癮爆發時一樣。
就在我以為孩子就這樣之后,迎來了一線轉機。
我下定決定引導孩子建立手機網絡、學習、作息、運動的界限,幫助孩子成為有規則意識的人。不上學,在家里的作息也要正常,這是孩子重返學校的第一步,也是孩子健康的基本保證。
我知道我不能再走錯路了,時間一天天過去,孩子一天天長大,學校不會等孩子,同學不會等,社會也不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