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擾亂課堂紀律家長如何處理(小孩上課搗亂影響課堂紀律家長怎么教育啊?)
廣西梁媽媽的孩子正上初二,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孩子跟爺爺奶奶在家。孩子在校表現很差:經常不能正常聽課,老師布置課堂練習不完成;聽不得老師批評的話。只要偏激情緒上來,完全無視課堂紀律,會呈現歇斯底里狀。如多次用手拍桌子,踢凳子,喊叫,導致老師無法上課。梁媽媽被叫去學校后,被要求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梁媽媽帶孩子去心理咨詢機構后,咨詢師對孩子進行了測試,診斷為中度抑郁癥,并告知家長,孩子這種情況屬于缺乏心理安全感表現,需要少刺激孩子,盡可能安撫孩子情緒,接納孩子的行為。堅持一段時間后,孩子絲毫沒有變化,相反在學校問題更加嚴重,家長非常焦慮,因為老師已經明確要求孩子轉學。
孩子淘氣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孩子還小,自控能力比較差,又處在活潑好動的年紀,但是如果過度的淘氣,不聽管教的話,那么就有可能是孩子的思想出現了問題,這種情況要認真對待,萬不可聽之任之,任其發展,這及有可能會害了孩子。家長你可以關注私信我們,領取30天戒除網癮方案。為什么會有部分孩子出現搗亂課堂紀律的情況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孩子上課為什么會出現這些行為,是想吸引關注,還是自暴自棄
通常孩子上課出現不聽話、搗亂的行為時有幾種情況,一是孩子確實是比較淘氣,待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二是他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越聽越煩,控制不住自己,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他平時在家庭中受到忽視,他要通過這種方式讓大家關注到他,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刷存在感。
這種情況就要引起家長們和老師的注意,一旦他們出現這種行為時,就說明他們的心理狀態已經開始有向敏感的方向發展,如果沒有及時調整,就容易出現自暴自棄。
二、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責任缺失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大多數父母對待孩子上課搗亂的這種情況,都是嚴厲的批評,有的會打罵,有的放任不管,這些方式并不能起到實質的效果,反倒會讓孩子破罐破摔。
其實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是生活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那么他們的行為會溫和很多,而如果平時父母對孩子的關心較少,那么孩子當然會有失落,這是父母的一種失責行為。
所以當孩子出現搗亂的行為時,父母不妨心平氣和的和孩子談談,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渴望父母的關心,還是渴望老師同學的關注,只有了解到孩子的訴求才能根本性的解決問題。
三、如何與學校老師溝通,解決要求轉學的事情
要知道轉學并不是解決問題良好方式,而且從這個學校轉到另一個學校,難道孩子上課就不會搗亂了嗎?孩子頻繁轉學對他們的成長也是有傷害的。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當孩子犯了錯誤時,首先要考慮到幫助孩子糾正錯誤,而不是讓孩子轉學,治標不治本。
而家長要體會到老師的不容易,為自己孩子犯的錯誤和老師進行溝通和道歉,畢竟孩子的表現與家長是有很大的關系的。盡可能的做到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改變孩子的這種現狀。
四、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幫助到孩子
孩子的問題,家長不能單方面認為是孩子自己出現了毛病,要綜合從孩子自身,家長,學校老師,居家環境等方面去改善。
比如,孩子課堂搗亂反映的注意力不集中問題,這就需要通過注意力訓練以及調整孩子的衣食住行,從源頭上幫助孩子改善;家長要提升自己,改變目前的教育方式,特別是教育認知思維,不能一出問題就覺得是孩子心理有問題;還要學會跟學校老師互動,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班集體。
綜上所述四點,是我們家長面對孩子搗亂課堂紀律時的一些分析以及處理辦法,希望對家長們有一些幫助。
如何30天幫孩子戒除網癮,建立界限,改善叛逆厭學,抑郁,不上學等問題,歡迎大家關注與私信我們領取方案,一起討論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