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到底要不要學才藝(孩子必須要會一種才藝)
有位年輕的媽媽在后臺留言,問我一個問題:女兒今年5歲,目前她學了半年多小提琴,明年就上小學了,又趕上搬新居,離上琴課的老師遠了許多,擔心她上學后功課與練琴不能兼顧,問我是否讓女兒繼續學琴。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說實話,放在以前,我也許會給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但是,現在,我鄭重地說:要學!
講兩個我身邊的真事兒吧:
01
周末去省城購物,順便看望剛剛參加工作的侄女小卉。午飯后,她請我去咖啡屋喝咖啡。
坐在爬滿綠蘿的落地窗邊,窗外陽光明媚,咖啡的香氣彌漫開來……我笑著說,要是再有點音樂就更好了。對面的小卉狡黠地笑了笑說:小姑,你等著,音樂馬上來。
說著她站起身,走到大廳一角的鋼琴旁邊,坐下去,手指開始在鍵盤上飛舞,輕柔的鋼琴曲響起來。小卉的馬尾辮隨著音樂晃動,纖瘦的背影透著一種溫暖、自信的光芒。
一曲終了,大廳里喝咖啡的客人紛紛望著走回座位的小卉,有的還舉手致意。
等她坐好,我忍不住夸她:行啊,小卉,鋼琴彈得不錯啊!

“這都是我媽媽的功勞,我也是進大學后,才發現學鋼琴的好處”。小卉看我一臉期待,絮絮地和我說起那些年她媽媽逼她學鋼琴的事兒。
那時候,縣城里的小學生剛剛興起學才藝,各種舞蹈、繪畫、音樂班遍地開花,嫂子自己沒念過多少書,但是,希望閨女可以多學點才藝。于是省吃儉用,給小卉報了鋼琴班,按小時收費那種。
一開始,小卉覺得新鮮好玩,興高采烈地去。
后來年級越高,功課越緊,鋼琴課也越來越深,曲子越來越難。除了寫作業,兩天的周末,很少有玩的時間。
小卉說:那時候,坐在媽媽的自行車后座上,看到小區樓下的孩子們在開心地玩耍,就覺得特別恨媽媽,但是又不敢說什么。
有一陣子,竟然很怕過周末,恨不能學校取消星期天。有時候做夢都想和媽媽吵一架,不去學琴。也曾經耍賴不起床、裝病,對抗學鋼琴,可是,都被媽媽識破,連哄帶騙,送去老師家。
這樣,高中的時候,小卉的鋼琴已經到了7級,但是,功課太緊,又住校,別說學琴,連摸鋼琴的時間都沒有了。小卉心里樂開了花,感覺終于解放了。
認識的轉變,是從高考開始。
小卉說,那時候,高考基本能力測試里,有音樂知識考核,在自己看來那么簡單的東西,同學們卻要費盡力氣背誦,忽然感到慶幸,第一次感到了學琴的收獲。
大學入學聯歡會上,一襲白裙的小卉彈了一首《致愛麗絲》,引來很多男生的傾慕,也成了校園里的小名人。
小卉說,那時候,陶醉在被別人的贊美里,感覺虛榮心得到了很大的滿足,人也更自信,參加了好幾個學校社團,還成了學生會文藝部部長。
真正感受到音樂的力量,是大三失戀的時候。
那段時間,小卉感到世界都是灰的了。她逃課、泡吧,醉生夢死。
有一個周末,她逃回老家,爸媽都去上班了,看著客廳的鋼琴,她忽然很想彈點什么。坐下以后,她開始試著彈了幾個音符,很快就又換了一個,沒彈一會兒再換一個,悲傷的,歡快的,抒情的,就那么隨心所欲地彈啊彈 ,不知不覺彈了一個多小時,感覺心情好多了。
從那以后,無論快樂的時候,還是傷心的時候,都會習慣地去咖啡屋彈琴,用琴聲來表達自己的歡快,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有時候,一首曲子,會把自己感動哭了,有時候,一首曲子也會讓自己開心好幾天。
參加工作后,小卉租了一套小房子,首先把鋼琴運了過來,下了班,她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彈一會兒琴,有時候,哪怕不彈什么曲子,用手摸一摸那些黑白琴鍵,幾個簡單的音符叮咚一響,就覺得心里有一種踏實。
小卉說,音樂,已經成了她骨子里的閨蜜。這個閨蜜讓她寂寞時不寂寞,失敗時不絕望。
02
以前去外地學習時遇到的一個女孩子。
上課時自帶一個垃圾袋,連身邊人的垃圾都收著,進教室會主動給后面的人扶住門,一言一行都有一種無法言說的舒服和美感。
后來聊起來,知道她少時學過芭蕾,她說,那時候,感覺舞蹈真是痛苦的事,壓腿疼得直冒冷汗,對媽媽各種怨氣啊。
但是,現在,她由衷感謝媽媽,因為當初媽媽的堅持,讓自己有了良好的舞蹈基礎和儀態,因為學舞蹈,也讓她有了超出常人的毅力。
工作兩年后,就參加了遴選考試,每天晚上學習到深夜,但是,并沒有覺得苦,那一年,她從基層考到了省直機關,有了更好的工作環境,找到了如意的老公。
她說,將來自己有了孩子,也會讓TA學一門才藝,一個是磨練意志,一個是多一張人生的底牌。
聽起來有點功利,但是,現實就是這樣,你完全放松的童年,也許很快樂,但也只是回憶里的一抹亮色,而經歷過才藝學習的磨礪,你會多一副隱形的翅膀,在適當的時候,助你以漂亮姿勢,起飛。
03
少年時痛恨過的才藝學習經歷,成了這兩個女孩子人生的“隱形翅膀”,讓她們比常人多了一份心靈寄托,和對生活的希冀。
作為家長,你會讓孩子學一門才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