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我就想發(fā)火(不想吼孩子可孩子不聽話我實在是控制不住)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挨罵是不正常的,沒有哪個孩子不被家長吼過。但是孩子都不會記仇,并不會因為媽媽吼了自己,就再也不理媽媽了。相反,只要媽媽蹲下身子,伸出胳膊,那么孩子仍會邁著小腿朝你的懷里撲去。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yǎng),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xiàn)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yè),家長你認可嗎?
小孩子雖然經常犯錯,但是犯的錯誤都是值得被父母原諒的,有時候孩子犯的錯誤,根本不至于讓家長發(fā)火。但是為什么家長總會忍不住自己的脾氣,去吼孩子呢?這可能跟家長本身的心情有關了。
比如:今天工作的時候遇到了一件非常不順心的事情,下班時又下起了小雨,沒有帶傘只能淋雨回家。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后,看到孩子身上臟兮兮的衣服,這時家長就會忍不住了,直接開口就會吼道:“你怎么那么調皮,不知道媽媽忙一天很累嗎?還把衣服弄得那么臟!”孩子被吼的哇哇大哭,家長也感覺委屈不已。
冷靜下來想想,自己真的是因為孩子把衣服弄臟而生氣嗎?答案是否定的,真正生氣的原因是工作上的不順利,和一天倒霉的經歷。如果是得了獎金回到家,看到孩子把衣服弄臟了,可能家長并不會在意。所以,有的時候,并不是我們在包容孩子的調皮,而是孩子也在包容著家長的壞情緒。
很多家長也會覺得,孩子有時候真的很調皮,很難管,不吼根本不行。但是卻沒想過,孩子有時候不聽話是有原因的,比如:你因為孩子不吃飯而罵孩子挑食,卻不知道孩子可能在下午被家人喂了一個雞蛋,因為不餓所以吃不下;你因為孩子寫作業(yè)磨蹭而批評孩子,卻不知道這些知識孩子可能沒有完全掌握,不是不想做而是不會做。
其實有的時候,孩子并不是不聽話,只是因為自己沒有辨別的能力,所以才被父母定義為了不聽話。當你意識到自己可能錯怪了孩子時,會不會有想要控制自己情緒的想法呢?如果有,不妨試試這幾種方法,讓你做一個不發(fā)火的好家長。
1、生氣時忍住發(fā)火的沖動,先離開讓人發(fā)火的現(xiàn)場,進行短暫的冷靜,等火氣消了一些后再出來面對孩子。
2、深呼吸不僅可以緩解緊張,對緩解生氣也有很大的作用,當你想要發(fā)火的時候,不妨連續(xù)深呼吸五次,越慢越好,這樣會有助于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
3、當孩子氣的你腦瓜嗡嗡的時候,可以先進衛(wèi)生間,用涼水洗把臉,然后用涼水拍幾下自己的額頭,等腦袋清醒、足夠冷靜的時候,再出去跟孩子講道理。
4、給自己設定一個不生氣的目標,然后按目標去完成,如果完成了這個目標,可以給自己一些獎勵,獎勵不僅對孩子適用,家長面對獎勵時也會很有堅持的毅力!
5、如果跟孩子講道理時,被孩子胡攪蠻纏的語句惹得心情不快,想要發(fā)火時,及時終止談話,并去冷靜一下。
6、如果實在被孩子氣的要爆炸,真的忍不住時,就要找東西發(fā)泄自己的情緒。比如做家務、跑步、聽音樂、拍打枕頭兩下等,都是發(fā)泄情緒的方式,盡量不要選擇當著孩子的面亂發(fā)脾氣,不然只會讓孩子的情緒也變差。
當你真的沒忍住吼了孩子,卻發(fā)現(xiàn)自己不應該發(fā)火時,也要及時的跟孩子道歉,正確的善后方式才不會拉大你與孩子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