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親子關系從建立溝通開始對嗎(有效溝通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要面臨不同程度的煩惱,這時候就需要與人溝通來緩解煩惱。親子溝通也是溝通的一種,但由于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不足,或者由于性格內向以及逆反心理等,往往這種情況下,孩子不會主動將自己的內心感受直接表達出來。如果家長沒有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久而久之親子關系就會因為其間沒有處理好的想法和問題而被壓抑直至最終的爆發。這時,就需要家長引導孩子說出心里話。孩子說的越多,家長對孩子就越了解,從而對孩子的關愛和幫助就會越具體越有效,親子溝通也變得更加順暢。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現在,很多父母都在抱怨孩子不聽自己的話,父母反觀自己是否有認真聽孩子怎么說?捫心自問,不知道孩子內心想什么?作為家長,你感到焦慮嗎、生氣嗎,自己稱職嗎?生活中,親子溝通的機會很多,在親子溝通中,父母千萬不要以填鴨式輸出將自己的成人的觀點灌輸的給孩子,強制孩子聽下去,而應該引導孩子多談談自己的感受,聽聽孩子們怎么說?
親子關系中,家長總是認為孩子還小,什么也不懂,其實,孩子的心理有著比大人更豐富的感受,他們缺乏的無法表達感受的語言,因為他們的語言系統還沒有發展成熟。父母永遠都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如果父母都不能了解孩子,那么孩子的心靈該由誰來撫慰呢?
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家長可以這么做?
01.
向孩子提出簡單的問題。
引導孩子說出心里話,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提問。如果孩子不愿主動說出自己的心里話,父母可以多問孩子一些問題。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問題一定要簡單易答,孩子只有答得上來,才有和父母繼續交流下去的意愿。反之,如果父母提出的問題很復雜,孩子根本答不上來,這樣不僅不會讓孩子打開心扉,還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封閉。
02.
創設輕松愉悅的溝通氛圍。
當孩子不愿意回答問題時,父母還可以使用創設情境的方式來引導孩子表達自己。很多時候,孩子不愿意說,是因為對外界環境心懷警惕。人與人的溝通如果氣氛緊張,那么就無法進行對話,孩子與家長的溝通也是一樣的,家長要為孩子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同樣需要創設輕松愉悅的溝通氛圍。因為情景式的引導符合孩子心理發展特點,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家長說的內容。
03.
說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有的孩子不是不愛說話,只是不喜歡對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看法。因此,父母在引導孩子溝通的時候,不妨試著說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這樣就能增強孩子開口交流的欲望,讓孩子變得樂于表達,由此開啟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之旅。
良好的親子溝通不僅是兒童語言表達發展的助推器,而且是家長育兒的必修課。親子關系中會給孩子創造機會認識到人際關系的重要性,讓孩子通過交往享受到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東西,享受和滿足家庭成員、同學、師生之間等情感需要,理解愛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