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管教怎么辦(孩子很難管教)
太難了!孩子不聽管教。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忍不住想揍他!
3,孩子不再難管。
沒有熊海子,只有熊爸媽!
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愛他們的孩子,但不是每個父母都知道如何去愛他們。當你發現你的孩子很難管教時,你了解他們嗎?
第一部分兒童的生理特征
兒童的年齡主要分為七個階段,依次是胎兒、新生兒、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學齡期和青春期。從卵子和精子結合到孩子出生,稱為胎兒期。嬰兒0到1歲,幼兒期1到3歲,學前班3到12歲,學齡期6到12歲左右。青春期是指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后的發育特征。
可能有些家長看到這里準備棄文就覺得沒意思了。堅持再看2分鐘的家長賺到了!只有對孩子用心,知道孩子處于什么階段,對應孩子的心理特點,你才能知道該怎么做。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在他的著作《尋找兒童》中寫道,兒童的成長需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0-6歲)是兒童各種心理機能的形成期,其中從出生到3歲這段時間是“心理胚胎期”。在這個時期,兒童的思維活動是無意識的,或者只能無意識地吸收一些外界刺激;3-6歲是性格形成期。這時候孩子的一些心理活動是有聯系的,具有個體的心理特征。
第二階段(6-12歲),兒童心理發展相對穩定。
第三階段(12-18歲)是孩子身心經歷巨大變化,逐漸走向成熟的時期。
其中,幼兒期是兒童腦細胞的發育分化期,學齡前是兒童智力發育的關鍵期。
一般來說,一個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的潛在范圍在上學之前就已經確定了,孩子的大腦未來能發展到什么程度已經決定了。然而,腦細胞潛能的充分開發仍然依賴于后天的學習和訓練。
第二部分家長自我檢查
孫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钡歉改刚娴臋z驗過作為父母的我們嗎?
(一)思維局限。受傳統教育的束縛,家長認為孩子是“私有財產”,不理會孩子的想法。
(2)激進的做法。很多家長習慣性地對孩子大喊大叫,甚至動手動腳。
(3)不要自己追求進步。是家長和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家長要求孩子多讀書,好好學習。但是我從來不離手機,從來不看書。
第三部分盲管的危害
(1)心理扭曲。當你對孩子大喊大叫,甚至是棍棒的時候,孩子只是暫時屈服,絕對沒有你想要的糾正。孩子在長期的不滿和恐懼下,容易產生心理扭曲。
(2)言行不一。觀察別人說什么是人的本能。為了不被懲罰,孩子會采取不同的行動。
(3)自暴自棄。父母的否定和長期的心理壓抑,很容易讓孩子自暴自棄,成為父母口中不爭氣的人。
第四部分紀律方法
(1)立規矩,管孩子。家長要把握好孩子的秩序期(1-3歲),建立規則,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事半功倍。
(2)加強溝通,有效陪伴。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要盡量放下手機,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多給孩子關心和鼓勵,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大量的研究表明,一個在關心和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比一個在冷漠和批評中長大的孩子更有反應,更有品德。
(3)尊重孩子,良性引導。尊重孩子,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不。即使孩子做錯了,家長也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告訴孩子錯誤的原因是什么,并給予有效的引導。
說一千句話,說一萬句話,總結一句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小孩會打洞。
能在這里一直看到家長,真是太好了。你是一個合格的家長。不僅你想,而且你做,你堅持。沒有理由說孩子不好。
從來不看書甚至不知道繪本、故事書、橋段書區別的家長,不要抱怨孩子不聽管教。等到你明白什么是紀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