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兒童精神抑郁的原因有(兒童精神抑郁癥的表現)
抑郁癥,越來越受到關注,以前成年患者居多,可是,隨著社會發展迅速,發現抑郁患者往低齡化而走,就是說抑郁小患者增多,還在上學的小學、中學生以及高中生,分別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抑郁患者,出現這樣的情況,還是很讓人擔心的。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同時,也在心中反問,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小小的心靈就出現如此多的憂慮或者煩心之事,在此種環境下,才會讓抑郁情緒慢慢出現。然而,很多家長還沒完全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下面就來說一組數據,可以清楚地知道,兒童抑郁有多嚴峻。
國內的兒童抑郁患者一直在增長,不止是中國,英國患有抑郁癥的小患者也比較多,也呈現上升趨勢,上漲率能達到10%。就在去年的調查中,發現國內青少年抑郁患者達24.6%,其中鄉村兒童患病的幾率也是達到25.2%。還需要面對一個問題,不僅是兒童抑郁患者增多,其它精神疾病的兒童患者也是大幅度增長。
那么,兒童精神科抑郁小患者增多,到底是怎么了?
首先,很無奈的一點,兒科醫生缺乏
據數據統計,全國患有精神以及心理疾病的兒童達到了5千萬,而又相關專業的兒科醫生,卻只有300名,在這300名醫生中,還不包括二三線城市,城市發展不夠迅速,醫院醫生資源短缺,根本就不會單獨設立兒童精神科。
抑郁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發展的,如果能在早期進行合理的治療,就有可能讓抑郁情緒降低,不會發展成真正的抑郁患者。沒有專門的兒童心理醫生引導,很難幫助兒童擺脫抑郁困擾,在沒能得到好的治療后,問題只會向嚴重發展。
其次,環境改變了兒童心理
不得不說的一個現實問題,現代兒童或青少年,面臨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不管是學習方面,還是在生活方面,或者是社會人際關系,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力。而每個孩子承受壓力的能力不相同,面臨的壓力也有差異,在眾多不理解,以及持續施壓之下,就會慢慢地形成抑郁情緒。
之前播放的一個電視劇,叫做《小舍得》里面就有關于兒童抑郁的段落,蔣欣飾演的田雨嵐被觀眾討厭,主要就是因為她對自己的兒子太過苛刻,并且對兒子寄予重大希望,導致兒子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各種補習班都要上,成績稍有下降,就會得到媽媽的批評,長期下來,孩子壓抑的太久,終于抑郁癥爆發,竟然說出“不要媽媽”這樣的話。
沖擊力還是比較大的,也在提醒家長們,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緊。除了學業上形成的壓力,還有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家庭不和諧,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也會讓孩子出現抑郁情緒。最后一點是人際關系,家長的一些行為會影響到孩子,讓孩子在校園中出現不好的行為,從而導致孩子之間的人際交往出現問題,一些長期被笑話、欺負、孤立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抑郁癥。
最后,缺少陪伴和理解
上面說到過,農村兒童患上抑郁癥的幾率是比較大的,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缺乏陪伴,少了家人的理解。雖說現在的生活水平都比較好,但生活在農村的人,與生活在城市的人,仍有很大的差異,不論是教育程度,還是工作,就說陪伴孩子這一塊,農村家長就難以做到,因為想要孩子不過上自己的生活,就要努力掙錢,讓孩子靠近城市。
在此基礎上,就需要外出打工,沒辦法很好地陪伴在孩子左右,孩子缺少父母的愛,容易產生孤獨感和自卑感,與爺爺奶奶溝通不順暢,不容易被理解,久而久之就有可能產生抑郁情緒,從而誘發抑郁癥。
不想抑郁情緒越來越糟,該怎么早發現兒童抑郁癥?
需要區分的一點,就是兒童抑郁癥與成人的表現大不同
成人抑郁,多表現為情緒低落、睡眠障礙以及食欲不好,絕望自殺的念頭會比較強烈。兒童抑郁癥早期的表現,大多是通過脾氣來進行判斷,或者行為上進行判斷,如果孩子持續兩周,都在胡亂的發脾氣,簡單來說,就是情緒變化的很快,行為也比較怪異,就要引起注意,大概率是被抑郁癥盯上。
當情況逐漸嚴重時,孩子表現出來的憤怒會相當明顯,就像是頃刻間爆發一樣,如果想要早點發現兒童抑郁癥,家長還是應該多關心孩子,發現異常后,就要抓緊的做檢查,也能早做調節。
抑郁癥,與身體疾病不同,不會給身體帶來疼痛,卻會對心理造成極大的破壞力,在病情不斷地發展之下,會突然出現意外情況,更重要的是,兒童抑郁癥更可怕,一旦出現絕望言語,很快就會有所行動,家長們務必重視起來,國家也將青少年心理檢測,作為重要的體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