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復讀影響大嗎(今年高考復讀教材會變嗎)
我匯總了一下大家目前的問題,我決定在這篇回答中補充一下我的想法。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一、有的人考砸了,糾結復讀還是報志愿。
這些人當中有和平時差二三十分的,有和平時差八九十分的;
他們之中有人平時能考到一本,但是這次卻考到了二本;
他們之中平時能考雙一流大學,但是這次只能考普通一本二本;
有人平時能上本科線,但是這次只能考專科
……
①和平時差二三十分真的沒必要復讀,因為成績浮動很正常,和平時差八九十分的建議考慮一下。
②對那些這次考了二本想復讀考一本的同學,我想跟你們說——
其實除了雙一流大學,一本和二本其實是差不多的,我建議你報志愿,報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報一個比較好的城市,這樣比你復讀一年提高二三十分要強很多。除非你有很大的把握下一年能考上雙一流那種好的大學,否則不要輕易冒著風險去復讀。
怎么說呢?復讀肯定有風險的,明年這個時候你可能發現高考題好像又變難了、又會看到你們那里的分數線提高了、周圍又會發生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等等,這要看你自己能否接受承受這種不確定性。
上大學后我發現,事實上,除了雙一流學校之外,本科學校差別真的不大,尤其是一本和二本,你知道嗎?關鍵真的在于自己,在于自己能否保持住眼睛里的亮光,能否保持住內心里的火焰。
如果你選擇了復讀,我覺得你需要符合這個條件——就是你堅信你一定會提很多分,我當時選擇復讀的時候,一個老師就跟我說,你如果不提高100分左右,你就白復讀了。
你需要知道在哪些科目上能提分,怎么提分?
接下來我想跟你說,復讀的壞處就是在這一年里你會失去一年的時間去探索這個世界,因為在高中的時候我會發現世界真的很小很小,學校限制了我太多。而上了大學,我會發現人生不止于此。如果你沒有選擇復讀,去報志愿的話,建議你去大城市看看,而不是局限在小城市!!(這個我深有體會,雖然我在我們省的省會城市讀大學,但是我發現它實在是太小了,而且學校一直在封閉狀態)
無論是一本還是二本,老師的質量大部分都不咋地 ,主要還是靠自學,只是同學水平不太一樣,但僅僅是差一點。
現在網絡這么發達,你完全可以憑借 b站,中國慕課,得到 等平臺學習更多的知識~
還有一點,我覺得是二本學校的好處,就是你比較容易得到獎學金,只要努力了就可以超過大部分人,成為你們學校中走在前面的那幾個人!
我覺得這個也非常重要呀,與其做好點學校的吊車尾,不如做差一點學校前面的那些人,因為你可以利用學校的大部分資源。
③對于那些平時能考上雙一流,這次考砸了只能上普通一本二本的同學,我覺得以你們的水平即使換新教材,也是能夠把握的。如果有復讀的打算的話,可以沖一沖。因為雙一流大學的資源環境真的很好。
④對于那些平時能上本科,這次只能上專科的同學
我跟你講,就是別以為自己上了大專后,人生就完了,不是這樣的,目光可以長遠一點,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都關注在高考身上。
我周圍有親戚的孩子考了專科,然后專接本,之后又考了研;
我有一個網友也是,人都30多歲了,但是仍然在學習,她也是從專科到本科,現在還有考心理學研究生的打算。
所以我感覺環境確實會影響一個人,但是有那種人是迎難而上的,無論ta在什么樣的環境下都會努力。而且,無論在多不好的學校里面都一定會有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你上了大專后,你在大學中找和你一樣不甘心,和你一樣想往前沖、往前走的人,你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我覺得這樣也可以啊!
相信你在網上看了那么多東西,你已經知道復讀和專接本的區別,它們就是各有利弊吧:復讀風險大;專接本難度低,不過你要先忍受三年的不太好的環境,你要穩住初心。
記住,我只說我的看法,決定權還在你自己手里,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有的人和平時成績差不多,但ta還是在糾結復讀還是報志愿,原因是覺得這一年自己沒有拼盡全力。
我的建議是如果沒有發揮失常的話,能走就快點走,因為如果你再復讀一年,你接下來一年的風險是未知的,可能還沒你這次考的好。
我有同學復讀了兩次,但是成績依然沒有很大的改變,但是她的時間已經浪費了那么多,我感覺挺可惜的。所以不要和自己過不去,尤其是那些已經復讀一年的人。
我相信不想復讀的人也不會能看到這篇回答,他們就直接報志愿走人了,而正是那些猶豫糾結的人,會看到我的這些回答。
不要以為再多出一年的時間你就可以翻盤了,否則所有的人都去復讀不好嗎?想要拼盡全力努力的話,在哪都是一樣的,不必要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里。
但是你真有決心除外。
三、關于那些說自己是一個被別人逼著學才能更加努力的人…
你也知道這樣的狀態不太好對吧?我感覺如果你真的選擇了高考的路,你需要拿出勇氣、決心啊,高考要決心,人生也是!你需要對你選擇的東西負責。
我復讀的原因之一(注意,是“之一”)就是我感覺我沒有拼盡全力。
我想起《游褒禪山記》的一句話: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就是說假如我拼盡全力,我拿到了這個分數的話,那我也不后悔了,我就接受這個結果。但如果我沒有拼盡全力的話,那就是我自己的問題了。
四、那些已經決定復讀,但是不知道這個假期干嘛的同學:
可以找個老師或者找個家教學習一下新的教材,不用著急,慢慢來,慢慢的找回學習的狀態。背背單詞,用微信讀書看看書,增加知識積累。
不要著急,也不要過于責備自己,要記住,“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五、那些決定不復讀,準備上大學的人
大家要是有問題的話,建議詳細具體一些,一定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
你的人生還有無限可能
——?以下是原回答,時間發生在成績出來之前?——
復讀生來回答一下。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幾乎都是「不建議復讀」。我只說我的看法,決定權還在你手里。
1.首先這個時候只是你覺得自己考的不好,但是成績還沒出,不是嗎?
我就是一名復讀生。高考考完給自己估成績,第一次估高了三四十分,第二次估低了五六十分,所以你的真實成績如何、要不要決定復讀還是出分之后要考慮的事。
2.等成績出了之后,你再看你的成績和平時的成績差距是否過大?
①如果差距在30分上下波動,我覺得不必復讀。因為這就是你的平時水平呀,高考存在著不確定性,這是很正常的。
②如果和平時成績差距過大,比如說平時你都是考550多分,這次卻考了450多分,我覺得可以考慮復讀。因為這兩個分數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學校。
3.你觀察你的高考成績,是哪科出了問題?你有信心能在一年的時間里把這科提高上來嗎?
我第一年高考結束后,成績不如人意,周圍人全都勸我不要復讀,但是我還是選擇復讀的路。我姨問了我一個問題,我聽后愣住了:“你知道是哪科成績出了問題嗎?和你理想中的成績差距,在這一年里你知道要怎么補嗎?”
不要想太過宏觀的問題,你要把問題往具體里想,不要一股腦的去選擇。
4.你能扛住新的一年的不確定性嗎?
這不確定性包括:
①就像你說的,新教材舊高考,風險很大。你有把握能快速切換狀態,從假期比較散慢的狀態里,再次切換到準備高考的緊張狀態中嗎?
②你選擇的復讀學校是否和原學校一樣?你所在的班級是高考應屆班,還是單獨成立的復讀班?不同的學校與班級學習氛圍是不一樣的,這些都是你要去具體考慮的事情。
③以及你是否存在著完美主義,是否玻璃心,是否容易被外界環境,比如說人際交往所影響?如果是這樣的話,請你不要復讀。
因為復讀的壓力真的很大,你會不斷的想:這次怎么改變學習方法?這次的成績有沒有比往年提高?家庭的壓力是否隨著自己作出復讀的決定變得更大?周圍的朋友都上了大學,每天在朋友圈分享美好日常,但是自己又要步入高三生活
……
靜下心想想,未知還有很多很多。
5.但如果,你的高考成績和平時成績差距過大沒有發揮你平時的水平,如果你的抗壓能力強你拿出了200%的勇氣再次面對高考,如果你不在乎周圍環境以及未來的一切不確定性……你管他新教材還是老教材?
教材再變,核心的考點本質上也不會有很大變化,只是內容有增減。所以也不用太過擔心。
6.最后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想跟你說,除了那些頂尖的雙一流的高校以外,其實學校之間的差距不大。我有朋友是專科,那又怎樣?如果在大學還保持一顆進取的心,你完全可以專升本,然后繼續考研,繼續深造。
你如果不選擇復讀,就把那股不甘心的勁兒放到大學里,完全是可以的呀。你可以考全年級第一、拿獎學金、參加各種競賽以及活動、保研、考研、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我覺得做出這種選擇也是很棒的,不是嗎?
我周圍有同學在學校里就像在高中學習一樣,每天都“三點一線”:宿舍教室食堂,無論是上課還是放假,所以他們能考年級前幾名,獎學金拿到手。
我周圍也有同學每天在宿舍躺平,11點起床吃飯,吃完午飯繼續睡,躺一下午,晚上出去閑逛娛樂,這也是一種生活狀態。
所以,無論選擇哪條路,關鍵取決于你自己。沒有哪條路是正確或錯誤的,只是不同的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