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孩子溝通才能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怎樣做到與孩子有效的親子溝通)
同學打電話跟我抱怨,剛出差半個月回來,娃就不認她這個媽媽了!吃飯不讓上桌,晚上睡覺也只要奶奶。她傷心地問道:“這孩子怎么跟我成仇人了???”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我肯定地說:“當然不會啦,小朋友的記憶力、認知能力剛開始發展,暫時和你生疏也是正常的。只要你一直表達你的愛,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孩子自然又會跟你親?!?/p>
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指出,“依戀”是嬰兒的生理需要,是人類的本能行為。
作為家長對自己孩子,自然都是十分關心,但不得不說的是,他們大多數其實對這方面知識并不了解,要知道原生家庭的影響對孩子至關重要,親子關系的經營也是重中之重,那么親子關系的本質到底是怎樣的,我們又該怎樣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呢?可以從下面三個維度,詳細了解一下,非常關鍵哦!

一、親子關系是雙向關系
1、親子關系是雙向的
親子關系,是需要父母、孩子雙方互動建立起來的一種關系,這種關系是雙向的,如果有一方不參與,那這個關系就是不平衡的。
嬰兒時期,父母通過撫觸與其互動,寶寶哭了立刻抱起來安慰他,餓了及時喂奶等,通過細心的照料,跟嬰兒互動,從而形成依戀關系。
2、親子關系是變化的
在生活中,很多媽媽產后需要投入工作,沒有那么多時間照料孩子,奶奶便成了主要照看人,所以孩子就會跟奶奶親,媽媽看到后心里難受極了。
其實,親子關系并不是一成不變,而是發展而變化的,只要你一直愛孩子,你和孩子的親子關系很快會重新建立起來。
二、親子關系影響孩子的發展
1、良好的親子關系促進孩子發展
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個體發展的根本力量,對于孩子日后的人格塑造和社會適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父母想要影響孩子,就必須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你想想,一個人更愿意聽取誰的建議呢?你愿意跟誰表達你的想法和感受呢?
親子關系好的孩子,更熱愛生活,他們認為這個世界是安全的,長大的更愿意探索,人生也會更積極。
2、親子關系不好影響整個青春期
反之,親子關系不好或缺失,則會使孩子從小就陷于發展的劣勢。這些孩子長大后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親子關系不好的孩子,對父母不信任,不愿意跟父母分享生活大小事,更不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到了青春期,他們遇到生理心理變化時,不會跟父母求助,也就更容易叛逆。
三、3個技巧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1、同理心
父母要有同理心,不能用大人的角度去看孩子。孩子跟大人有很大區別,我們要學著從孩子的角度去處理問題。很重要的一點,父母要關注孩子情緒,而不是關注孩子行為。
早上起床,懂懂哭鬧,我問他,你需要媽媽怎么做啊?他說想要媽媽抱,我就把他抱起來,并且用夸張的語氣說:“哎呀,你變成小寶寶了,你小時候媽媽就是這樣抱你的哦!”他開心地變成一個小寶寶,躺著我懷里。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著急也發脾氣,孩子學會的只有發脾氣,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但如果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嘗試理解孩子,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才會愿意溝通。
2、真正的接納
真正的接納,需要父母無條件的接納孩子,我們可以通過語言、身體、表情來表達接納。
懂懂15個月斷奶后,根本不喝奶粉,換了6、7個奶粉牌子,換純牛奶,按照專家、其他寶媽的經驗方法,嘗試了2個月,娃還是不喝。后來,我就接納了這件事,懂懂就是一個不接受奶粉的孩子,那就不喝了。
我換著花樣的做輔食,后來慢慢加入酸奶、純牛奶,現在他已經完全接受了,每天能喝兩大袋純牛奶。
想想我們大人也有不喜歡吃的東西,現在不喜歡吃的東西,可能以后就會喜歡。真正接納才能讓自己淡定,不給孩子太多壓力,沒有壓力孩子才能發展的更好。
3、真誠
父母跟孩子相處的時候,一定要真誠,不用強迫自己做完美父母。
有一次出去玩,回來的晚,懂懂不愿意洗澡。可是一身汗,而且很晚了,我想趕緊讓他洗了睡覺。第一次商量,洗澡可以玩洗澡玩具啊,無動于衷;第二次商量,我拿著他最喜歡的恐龍玩偶,你看恐龍好臟啊,我們去給他洗個澡吧,還是不想洗。
我也很累想休息,準備抱他去浴室,剛抱起來就大哭,不要洗澡。我很生氣,大聲地訓斥了他。過了幾秒鐘,我又抱著他,安慰他說:“你是累了想睡覺是嗎?媽媽剛才發火了,是媽媽不對,媽媽跟你道歉,對不起。媽媽也很累了,像你一樣很累,一會我們就去洗澡睡覺。”說的時候,我看著他的眼睛,并親了親他。后來也就順利地洗澡了。
真誠地展現自己,告訴孩子父母只是普通人,也會生氣,會累,會做錯事。如果父母錯了就跟孩子道歉,不要有心理包袱,真實的父母才可愛,才能與孩子建立情感鏈接。
這3點建議,其實是相輔相成的。父母如果學會這3個技巧,孩子自然會跟你親,親子關系也會越來越好,跟孩子相處也會越來越容易。
你家的孩子多大了,他們跟你相處得如何呢,你有沒有什么育兒的小竅門呢?分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