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孩子主動與人打招呼(怎么教孩子打招呼)
人生無解,但幸福有解,帶你尋找幸福家庭的最優解,大家好!今天要和你們分享的主題是,如何讓孩子學會主動和人打招呼?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關于讓孩子主動打招呼的問題,這個問題爭議還是比較多的,有的人認為強行讓孩子打招呼是“語言暴力”,因為他忽略了孩子成長的需求,會造成孩子社交恐懼,不利于人際交往。但是在我看來中國傳統文化里,晚輩向長輩問好、熟人之間打招呼是一種禮儀。《弟子規》里面也提到過“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說的就是遇到長輩要主動問好,行禮,這也就是我們從古代傳到現在的禮儀。現在雖然見長者不需要鞠躬了,但最起碼的問候還是應該有的。因為現在這個社會人與人聯系很頻繁,如果禮數做的不到位,試想一下,你是否愿意和他交往呢?那么我們要怎么幫助孩子克服陌生感、抗拒感和恐懼感,向長輩和熟人打招呼呢?
父母做好?表率,按照孩子的年齡做要求
3歲以前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比較強,安全感不足,這時候讓孩子向陌生人打招呼他們確實很難做到,但是3歲以后,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家長長輩和熟人一般都在孩子面前出現過了,孩子也對他們比較熟了,這時候我們引導孩子打招呼,他們就不會有太強的抗拒感。而且在平時,我們自己也要在孩子面前做出表率,見到熟人要主動的打招呼,孩子在我們身邊,耳濡目染也就自然會主動打招呼了。
在適合的時間和場合提醒孩子
當我們帶孩子在外面發現有長輩向我們這邊走來的時候,我們可以在旁邊小聲的對孩子說“這是XX叔叔,記得打招呼哦”。如果提醒過后孩子還是不叫的話,我們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孩子“快叫人”這樣當著外人面說孩子,只會讓孩子很難堪。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他們不打招呼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等回家以后我們可以和孩子及時溝通,問清楚原因。
其實孩子的心理,并沒有我們大人想象的那么脆弱,相反孩子承受力比我們大人強大很多,只要孩子認同了禮儀禮貌這件事情,孩子心理就會做到自我權衡,不需要大人干涉太多,他們就會選擇正確的做法。“打招呼”這個習慣養成后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里了,大家?有什么更好的意見和建議,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