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很多家長都在說,看到孩子不愛學習就生氣,自己越生氣,孩子就越不肯學習?還有的家長經常說,孩子頑固不化,總是想著去玩,就是不愛學習,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今天問號老師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角度來為各位家長分析一下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以及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

不愛學習的孩子
確實,很多時候家長也是被逼無奈,但如果你真的想讓孩子能開始主動學習,請看完這篇文章。家長朋友們也別急著說為什么不直接寫方法,那是因為我們大量實踐過,發(fā)現如果不完整理解完背后的原因,家長往往是操作不好那個方法的。
所以首先,要講一下這個“孩子不學→家長生氣→孩子越不學→家長越生氣”的惡性循環(huán)。
第一、通過發(fā)火打罵這種方法來逼孩子學習,會把學習的責任轉移到家長身上。反正操心的是你,他自然就不操心了。想象一下,如果家里面有人負責去交水電費了,你還會操心這件事情嗎?
家長們千萬記住,教是為了不教,人的上進心、好奇心、求知欲都是天生的,只要我們不去破壞,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孩子他自己會去思考怎么變得更好的。天性的東西,只要引導得當,爆發(fā)出來的力量是難以想象的。我見過很多孩子,包括我自己以前,都是從厭學,不愛學習直接過渡到家長不讓學還不樂意的階段。
這點非常重要,也是我在其他文章也反復講的原因。就是把思考的權力還給孩子,這個思考不僅包括對學習內容的思考,還包括對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的思考,為什么要學習的思考等等。家長的發(fā)火、嘮叨、不恰當的獎勵和夸獎、威脅等,都是在破壞孩子的動機。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第二、受到威脅后,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是非常差的,他會把這種痛苦和學習關聯起來。這是最常見的破壞孩子學習動機的現象之一。一旦人進入了緊張的狀態(tài)時,包括經常被家長“威脅”的孩子,他的注意力是十分不穩(wěn)定,學習效率也是十分低下的。看不進書的時候還要被逼著看,孩子逐漸就會把學習時這種痛苦等同于學習本身就是痛苦的。
第三、7~9歲和青春期這兩個年齡段的孩子本身就容易和家長對著干,你越生氣,他就越跟你較勁。很多教育專家也經常說,會撒嬌的媽媽最好命,是非常對的,越強勢,控制欲越強的媽媽,孩子自主性往往越差,媽媽就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操心他生活、學習上的各種問題。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很流行一種“反話教育法”,比方孩子不愛寫作業(yè),家長就故意說“今天別寫作業(yè)了吧等等”,發(fā)現孩子發(fā)而去寫了,然后就大肆宣傳。這種方法更像一種偏方,只對少數孩子在特定階段有用,長期下去其實會造成很多不好的影響的。
所以,想要孩子能夠自主寫作業(yè),第1個核心要點就是他不寫的時候你不能生氣(我們把這個稱之為下下策)。下期,我們就來談談具體應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