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個省市集體官宣實行“3+1+2”模式后,考生和家長有的坐不住了,選課日益提上了日程,咨詢選課的家長和學生越來越多。
在咨詢中,問史化生組合的家長和學生最多,這個組合到底怎么樣呢?我認為這是一個“不文不理”的組合,不建議學生選擇這個組合!
一、選擇這個組合的人數為何多?
其實,這是一個折中的選擇,因為物理是選考科目中最難的, 所以學生不愿意選擇物理,但是又不愿意放棄理工科,而歷史又是必選的,所以選擇這個組合的人數就會多。
實施上,在實行“3+3”模式的山東,選擇這個組合的人數只有19302人,占比3.62%,排名比較靠后,所以這個組合并不受歡迎。
但是,“3+1+2”模式下,不選擇物理就得選擇歷史,這個組合的人數應該會比“3+3”模式的多得多。
二、為什么不推薦這個組合?
單純從眼前學習角度,這個組合也沒有問題,但是,很多學生選擇這個組合是為了兼顧學習和以后選專業,那么這個組合真的好嗎?
1、不選物理,這些專業你沒法報考!
在教育部《選課指引》中,要求這19個專業必須選擇物理,包括5個理科,13個工科和1個管理類專業。也就是說,如果你不選物理,即便你考得分數再高,都不可能報考這些學校的這些專業,因為你不夠資格。
比如我打算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奉獻,但是我選擇了歷史化學和生物組合,當高考完報考志愿時,我才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只要選擇物理的學生和1個設計類的專業,沒報考物理,你無法報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不選物理,大學最好不要學化學和生物專業!
大學學習理工科的學生都知道,物理是理工科的專業的基礎,大學化學的課程,必須要有物理基礎,要學習生物,化學是基礎,甚至也要學物理,所以高中不選這些學科,大學就會很困難。
而從教育部的設計看,也是讓物理成為理工科的基礎,而歷史是文史類專業的基礎。
所以,既然你打算選理工科專業,就要選物理;如果不選物理,就盡量不要選擇理工科專業了。因此,歷史+化學+生物這個組合,并不是一個很好的組合,你覺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