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10則名人的教子名言,深刻透徹,激勵人心!
1. 他日吾之待其子,不異于吾之父,則可以俯仰無愧。——袁采《世范》
以后我對待自己的子女,只有做到同我父親對待我一樣,這樣才可以無愧于自身。
2. 飽食安步,以仕代農;依隱玩世,詭時不逢;才盡身危。——東方朔《東方誡子》
衣食飽足,從容自在,可以用仕宦代替隱退耕作。即使身在朝廷,也能夠怡然自得;即使不迎合時勢,也能夠避害全身。
3. 溫習文字,清心潔行,以自樹立平生之稱。——范仲淹《與諸子及弟侄》
要勤加學習,清心寡欲、潔身自好,樹立一個正直的形象,。
4. 實則作用萬不如人,徒惹人笑,教人懷恨,何益之有?——《曾國藩家書·沅浦九弟》
這些年學得了一些必要的計謀權變,讓自己的德行有不良的跡象。其實在這方面我還遠遠比不上那些老謀深算之人,只是惹人笑話,讓人懷恨在心,又有什么好處呢?
5. 有喜怒愛惡,專任己意。愛之者變黑為白,又欲置之于青云。——賈昌朝《誡子孫》
有的人喜好和厭惡,都任由一己私意來決定,把自己喜歡的人從黑變成白,甚至還想將他放到很高的位置上,這種是小人的行徑。
6. 經言孔子于鄉黨,恂恂如也。恂恂者,恭謙之貌也。——張奐《誡兄子書》
經書上說,孔子在鄉鄰之中“恂恂如也”,“恂恂”就是待人謙虛而恭敬的樣子。
7. 若必欲盡殺,天地又何必生?亦惟驅之使遠,避之使不相害而已。——鄭燮《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二書》
如果一定要對那些小的昆蟲趕盡殺絕,天地又何必生它們呢?也只能驅趕使它們遠離,避開它們,使彼此不互相傷害就可以了。
8. 夫溜非石之鑿,蝎非木之鉆,然而能以微脆之形,陷堅剛之體,豈非積漸之致乎?——孔臧《勤學苦讀》
流水本來不是鑿石頭的鐵鑿,蝎蟲也不是鉆木頭的鉆子。但是,它們都能憑借微小脆弱的形體,征服堅硬的東西。這難道不就是逐漸積累造成的嗎?
9. “賀者在門,吊者在閭。”言受福則驕奢,驕奢則禍至,故吊隨而來。——劉向《誡子歆書》
恭董仲舒說:“賀喜的人來到了家門口,吊喪的人就要到里門了。”這是說享福會使人驕傲奢侈,而驕傲奢侈就會招來災禍,所以吊喪的人也隨之而來了。
10. 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馬援《誡兄子嚴、敦書》
我希望你們聽到了別人的錯誤,就像是是聽到父母的名字,耳朵聽到了,但是最終不可以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