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尊重兒童,不要急于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判。——盧梭。
孩子上學之后父母都希望孩子學習成績好,跟親朋好友聊天說出去也有面子。
有老師發現一個規律,在一個班級里面,那些學習好的孩子都是穿戴特別整潔的孩子,衣服不一定是名牌的,但一定是干凈、整潔、平整的,而且書桌上經常收拾得也非常整潔。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現在看來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那么為什么那些個人生活習慣很好,平時特別整潔的孩子學習成績普遍比較好呢?
學習跟做人一樣,都有條理性,也有邏輯在里面。上課要認真聽講,怎么聽有技巧,放學寫作業,先寫哪個,怎么預習,這里面都是有門道的。所以我們經常看到那些學習好的孩子貌似并沒有比其他孩子多付出多少,但成績就是很好。那就是因為他們知道如何去管理時間,分得清輕重緩急,知道如何預習等等。
學習一般的孩子做事通常沒有條理性,分不清主次,看著忙忙碌碌,但是成績就是提不上去。
先有好習慣再有好成績
大多數家長都本末倒置了,總是盯著孩子的成績來,孩子一點做不好就對孩子大吼大叫。
然而家長卻發現:不管怎么責罵孩子,孩子的成績還是不見起色。
有的孩子或許在家長的壓力下成績提升了,可是變得性格越來越壓抑。
在孩子學習這件事上,應該先培養孩子的習慣。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而這個階段正好是學前班階段,在這個階段給孩子把性格習慣培養好了,等到孩子上小學孩子就開始變得有規矩,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高考狀元楊晨煜的媽媽在接受采訪時也說過:一定要在孩子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前監督孩子養成好習慣,監督的過程很難,但習慣一旦養成了,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好習慣伴隨孩子一生
董卿說:多年養成的習慣,每天早上閱讀半個小時,雷打不動!
這個習慣得益于董卿的父母,在董卿小時候,她父母每到假期都會給她開書單,并且要求一定要把讀過書做好筆記,認為寫得好的地方摘抄出來,所以現在的董卿出口成章,名言警句脫口而出。
多年讀書的習慣不僅讓董卿變得學識淵博,而且也養成了好習慣。
這就是好習慣的力量,當父母把注意力放在對孩子習慣的培養上,而孩子養成了好的習慣,在未來的路上,不單是學習會受益,其他方面也是一樣。
結語
父母們都會盼著孩子成功,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給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和性格,這樣孩子才能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