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沒有良好的學歷背景,可能給孩子提供不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其實這是思想的一種誤區,能否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長的學歷高低并無很大關系,和父母的思想高度有著很大關系。

有人覺得讓孩子去好的學校學習,請名師,買學區房,孩子才能夠接受最好的教育,其實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家長,最好的教育是來自父母的家庭教育,父母對孩子的基礎教育非常重要,對孩子未來人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很多人都覺得學校教育重于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了學校和老師,而把自己教育孩子的責任推得一干二凈,孩子有什么問題都是老師的問題。其實這是一種嚴重的思想誤區,都說教書育人是老師的責任,但是對于育人家長有著更大的責任,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身教勝于言傳。

作為家長,即使我們沒有強大的學歷背景,依然可以把孩子培養的一樣優秀。俗話說:正人先正己,想要自己的孩子成為什么樣子,自己首先就要成為什么樣的家長,己不正難以正人,教育孩子我們需要從自己做起,以身作為,做好孩子的榜樣 ,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習慣。
1.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很大影響,作為家長我們自己要嚴以律己,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模仿大人的,家長在和孩子相處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及為人處世的方式,你平時怎么為人處世,你的孩子就會是下一個你。

一個家長的素養和家教是父母家庭教育的最好體現,要做事先做人,家長要以自己為榜樣去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為人處世,明白做人的道理。父母一定要多做表率作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化教育孩子,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2.培養孩子的習慣和能力。
孩子在年齡還小的時候,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就如同一棵小樹苗,小時候就正,長大自然不會長歪,如果小時候一旦長歪,長大了就很難再正回來,習慣也是如此。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作為父母我們就應該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比如:獨立思考的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動手習慣,集中精力做事情的習慣,對學習和知識的探索和興趣等。

習慣很重要,能力更重要,習慣和能力是人的兩件寶,就像雙手和大腦,對未來能否成功至關重要。我們從小要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很小的時候培養獨立吃飯穿衣的能力,再大一點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事情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獨立生存的能力等。

3.挫折教育。
孩子要想立足社會,成為佼佼者,除了良好的習慣和能力,還需要強大的抗壓能力和陽光樂觀的心態,來面對未來所發生的一切。我們從小就要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讓孩子學會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看待挫折和困難,增加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壓能力。有意無意的在孩子成長路上制造一些小挫折,小困難,對孩子的成長還是有幫助的,溫室里的鮮花永遠經不起風吹雨打,烈日和暴雨下飛翔的雄鷹才是真正的王者。

總而言之,不管我們自己有多普通,只要我們用對了教育孩子的方法,一樣可以把孩子培養的非常優秀,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孩子未來能否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