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馬,是一個漢語成語,指的是兩個人從小一起長大,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的利益或者野心,只是簡單地做朋友。這個成語源于《詩經(jīng)》中的一句詩句:“青,取之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竹,取之于竹,而勝于竹。”
這句詩句中的“青”和“竹”都是青竹子,但是意義卻不同。青竹子是生長在水中的一種竹子,而青竹子則是青竹子,兩者的區(qū)別就在于顏色的不同。而“青梅竹馬”則是指兩個人從小一起長大,一起玩耍,一起學(xué)習(xí),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的利益或者野心,只是簡單地做朋友。
在古代,青梅竹馬常常被用來比喻兩個人感情深厚,彼此知根知底。比如,唐代詩人李白的《將進(jìn)酒》中有一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這首詩中的“金樽”、“空對月”就是表現(xiàn)人生得意時應(yīng)當(dāng)盡情享受,不要讓時間流逝,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則是表現(xiàn)人生挫折后應(yīng)當(dāng)樂觀向前,不放棄希望。
除了詩歌,青梅竹馬還可以用來形容兩個人感情深厚,彼此了解。比如,明代文學(xué)家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中有一句名言:“周文與婦好青梅竹馬,長大為夫妻。”這句話中的“周文”和“婦好”就是兩個青梅竹馬的男女,長大后結(jié)為夫妻。
青梅竹馬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來形容兩個人從小一起長大,彼此了解,感情深厚。它的含義并不僅限于形容男女之間的感情,還可以用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感情,或者形容兩個人之間的友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