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概述一下來訪者的情況:來訪者,男,26歲,11歲的時候,最疼愛她的父親去世了,此后由母親撫養,外公外婆幫襯著母親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癱瘓,手腳都已經變形了。
同時有間歇性精神病,控制欲很強,孩子想要逃離,和媽媽關系很僵,初中開始網絡成癮,高中差一點被開除,大學被勸退。
退學以后大多數時間睡在網吧,很少回家,斷斷續續的也上過班,但堅持不了多久,前兩年過年的時候呀,舅媽曾說讓他自強自立,孩子聽了以后摔門就走了,后來干脆連春節團圓。都不參加了。

那么11歲呀,處于潛伏期,向青春期過渡的這個交界點上,開始尋找認同,但是由于父親的離去,失去了可以認同的對象,爸爸在這個家庭中間是愛和力量的源泉、象征。爸爸的離世代表著被愛和被拋棄。哎呀,拋棄以后又沒有力量,能給予有效的支持,就像一個白雪皚皚的冬夜,那個可以為自己遮風擋雨的溫暖的家,轟然倒塌了,放眼望去,除了寒冷。就只有無盡的黑暗,又冷又餓的我,只能夠。蜷縮在院子里的那棵樹下。
希望能從這棵樹上汲取到。我想要的溫暖和支持,可當我靠近以后,發現。不僅給不了我想要的。他還用他那干枯的枝丫。緊緊的纏繞著我的脖子,使我感覺到窒息與害怕,感覺到生命無望。
正在這個時候呀,我找到了一個臨時的避難所,它有一個名字,叫做網絡。在這里我可以找到我想要的一切。比如說歸屬感,力量感。還有那種。不經意間被溫暖和被支持的感覺等等,當然也可以短暫的逃離。唐,例如委屈,壓抑,恐懼。不然全被控制的窒息等等。但這個叫網絡的避難所,是臨時的,我想停留的久一點,再久一點,更久一點,因為一旦離開,我可能就活不下去了,為此我干脆住到了晚班。明知道是海試訓樓,但我愿意長醉不愿醒。因為這樣至少我還能活著。
有時候,我也想著醒來,真實地活一場,但我試過。那樣太痛太苦了,真的讓人痛不欲生,我還是個孩子呀,孤苦伶仃的走在這人世間,已經是竭盡全力,橙紅誠惶誠恐了,居然還有人指著對面的山頭輕松一句。給我爬那座山去。

講到這里,也許您已經明白了,網絡對這個孩子。意味著什么,也許,您正在感謝網絡,讓這個孩子還能存活在這個世界上。
第一步,我們可以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感受,我說的,理解他的感受,是真正的。去理解他,他的那種無助的。逃離的窒息的等等,這些感覺。等你深刻的理解他以后,去接納他,接納他。對網絡的依賴,他對網絡的那種依賴,源于她想要活下去的愿望。
第二呢,你可以和他探討一個他喜歡的地方,帶他去看一看,在營造一種輕松自由的環境,告訴他,呼吸他想要呼吸的空氣,我知道您是也是一個心理咨詢師,所以想要做的這個。應該不是很難。
第三呢,就是和他商討一下他能接受的運動,規律的堅持,可能一段時間里面需要人陪伴和鼓勵。但我想這是一個過程。
第四啊,家人或周邊的支持系統。找一個力量感強的,他也認可的人,最好是男性,帶著他嘗試著一點點走出那個餛飩的事件。然后一點點的走入社會。試著感受這個真實世界的美好。
第五呢,根據情況,在合適的時候,一點點的放手,當然,這個放手不是說一放就不管了,一個人的成長啊,他就像爬山一樣,他累了,可能需要在原地休息,有的時候遇到。坡陡,路滑,甚至還可能會倒退。這都沒有關系,我們只需要陪伴,等待。或者呢,在適當的時候拉他一把就可以啦。

需要提醒的是,我們需要在聽明白了之前我所講的這個故事和做好第一步的前提下,再來做后續的這些事情,同時呢,要持續的引導他關注自身的感受,我們呢,也要積極的關注他的感受,并且關注他的一些變化,然后及時的給予鼓勵。
在交流的這個過程當中,我也非常的感動這個孩子呢,是你的親人,但是非你輕生。那你能夠,為了他專門的學習心理學,積極的關注他,并且積極的尋求幫他的路。我由衷的感到敬佩和感動,也真心的希望能幫到您,幫到來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