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焙饬恳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沒有優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熱鬧、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觸及人的靈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鳴的。文藝工作者應該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摘自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
【原文】
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
【解釋】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與元九書》。“合”在句中解釋為“應當”,這句話的大意是:文章應當為反映時代而寫,詩歌應當為反映現實而作?!杜c元九書》是白居易寫給友人元稹的一封信。白居易和元稹兩人同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集中闡釋了他的文學主張。“新樂府”一詞由白居易提出,指用新題寫時事的樂府詩。唐代大歷以后,文壇充斥著歌頌太平,稱道隱逸,嘲風雪、弄花草的詩歌,白居易認為這樣的詩歌無益于社會現實,也不符合古代詩歌傳統,因此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現實主義文學創作原則。白居易極為強調文學藝術的社會功能和諷喻作用,他倡導寫文作詩要為時、為事,即是要求文學藝術創作要揭露社會黑暗,關注人民疾苦,匡正時弊。他在《新樂府序》中也說:“總而言之, 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p>
白居易認為優秀的文學作品要能夠為現實政治服務,文藝的價值就在于它上可以“補察時政”,下可以“泄導人情”。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也曾提出類似的觀點。他在討論文藝工作者的態度問題時說道:“對于敵人,對于日本帝國主義和一切人民的敵人,革命文藝工作者的任務是在暴露他們的殘暴和欺騙,并指出他們必然要失敗的趨勢,鼓勵抗日軍民同心同德,堅決地打倒他們……至于對人民群眾,對人民的勞動和斗爭,對人民的軍隊,人民的政黨,我們當然應該贊揚?!蓖瑫r人民也是有缺點的,文藝工作者要教育幫助有落后思想的人民,在作品中描寫這些人的改造過程,“使他們團結,使他們進步,使他們同心同德,向前奮斗,去掉落后的東西,發揚革命的東西,而決不是相反”。可見,毛澤東認為文藝工作者該有的創作態度就是為人民、為現實服務。及至今天,人們仍然需要反映現實的文學藝術作品,文藝工作者也依然應該秉持為時、為事的創作原則。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引用“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旨在強調優秀的文藝作品應該是能夠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能夠觸及人的心靈、引起人民思想共鳴的,他號召文藝工作者為民族、為時代而創作,創作更多的優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糧食奉獻給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