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教師生活中既特殊又普通的一站,合理安排、充實度過、用心感受,將會收獲一個更好的自己。
看看下面這10本書有沒有您中意的?
除此之外,您還有什么強力推薦的書目嗎?
————————
推薦人 |云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茶世俊
《學習中心教學論》
陳佑清 著
教育科學出版社
本書由華中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陳佑清教授所作,獲評“第六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作者提出了一種轉型性的變革方向,即聚焦學生素養培育,建構以學為本的新型教學形態,為此需要突破的焦點問題是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該書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思想引領與行動指導,適合一線教師閱讀。
推薦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 陳學雷
《最后的觀星人:天文探險家的不朽故事》
〔美〕艾米莉·萊維斯克 著
張玫瑰 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本書作者是美國女天文學家,以大質量恒星的演化與死亡為主要研究方向。6歲起癡迷太空,立志以天文學為畢生追求。書中描寫了其成長過程和前往世界各地天文臺觀測的故事,真切講述了天文學家科研生活的體驗以及天文知識、天文臺文化、科學歷史等,是可讀性很強的一本書。對于喜愛科學的人來說,本書很有幫助。
推薦人|北京市第四中學語文教師 王志彬
《給語文老師當顧問》
顧德希 著
語文出版社
“歸元返本,面向未來”是這本書的核心,也是顧德希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人事紛紜,主張競起,歸元返本就有了特殊的意義和價值,“本”固之后,才可能“枝葉”繁茂,才能應對風雨,茁壯成長。回到語文教育的根本,抓住語文教育的規律,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
推薦人|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教師 王召強
《普萊希特哲學史——認識世界/認識你自己》
〔德〕理查德·大衛·普萊希特 著
王俊 等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這套四卷本哲學史目前只出版了兩卷,堪稱近年出版的最為好看的哲學史之一。讀者容易被其豐富的細節和綿密的哲思深深吸引而沉浸其中,這是最為愉悅的一種閱讀體驗。
推薦人|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教研員 董明實
《論教育》
〔德〕伊曼努埃爾·康德 著
宋溟 譯
教育科學出版社
當代中國教育思想多源于靈感與實踐,而歐洲哲人的思想多來自理性思考。前者實用,后者啟慧。此書初讀不覺得高深,甚至與現實相距甚遠。漸讀漸悟方得其三昧,其于教育實踐,時時處處無不在也。
推薦人|江蘇省無錫市錫山高級中學特級教師 張麗娟
《教育方法學》
〔日〕佐藤學 著
于莉莉 譯
教育科學出版社
教學實踐是以學習者的思考和探究為核心的文化性、社會性、實存性實踐,是教師與學習者的協同合作行為。本書詳細記述了一系列教育學研究范式的轉型,為一線教師提供了所需的新型教育學前沿知識。
推薦人|重慶南開中學特級教師 何琛
《教育智慧從哪里來》
王曉春 著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教育不是為了把孩子弄得讓老師滿意,而是為了讓他們自身得到切實的發展。”作者通過100多個具體實踐案例讓我們看到多個教學生活中的場景,以“研究”的視角探究案例中切實存在的問題,指引教師做更有深度的教育,成為真正的教育人。
推薦人|湖北省仙桃市楊林尾鎮第二初級中學特級教師 肖盛懷
《高手教師》
魏智淵 著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道”與“術”之間,無法說哪一個更重要,最好二者兼而有之,魏智淵老師這本書既可以讓一線教師看到成長的可能性,也能夠看到成功的必然性,既有方法的指引,又有理論的高度,值得一讀。
推薦人|福建省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 段艷霞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
常生龍 著
教育科學出版社
在推進核心素養導向的教育大變革時代,教師不僅要成為“教的專家”,還要修煉成“學的專家”,而讀書就是教師最重要的學習修煉。該書是上海市物理特級教師常生龍的讀書心得,教師閱讀此書,好似獲得了一份優秀教師成長的“營養食譜”,從中汲取“養料”,能夠幫助教師更快地成長。
推薦人|浙江省杭州市上附外國語學校特級教師 陳耀
《蘭本達的“探究—研討”教學法及其在中國》
劉沛生 等 主編
長江出版傳媒 崇文書局
該書適合中小學各學科教師閱讀,“探究—研討”最早是從本書中提煉出來的。本書抓住了教學最本質的東西,就是培養學生與社會相適應的體系。該書建議重視概念;重視兒童間的相互作用;有研討這個必要的環節;探究就是獲得知識、收集事實,是為探究做準備。該書提倡能力才是獲得真知的源泉,書中理念值得我們了解并學習。
來源: 中國教育報